手工业部门中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

明代中叶,在江南五府地区,特别是在苏州城内和它所属的某些城镇里, 有很多以织绢为生的机户。这些机户大多数都是小商品生产者,有的从事家庭的手工业,自己劳动,妻子儿女作帮工。有的也雇佣两三个工人,开设了小作坊。但是由于手工业工具和技术的不断提高,丝织品市场的日益扩大, 在这些机户之间已有明显的分化,有的人已成为拥有织机二十余张或四十余张,雇用人工数十人的手工作坊主或手工工场场主了。这些作坊主最初都“以机杼起家致富”,他们各“富至数万金”甚至有的到“百万金”

在苏州郡城内外还有很多掌握生产技术的织工。有的人自己没有织机, 专门以出卖劳动力为生。他们“得业则生,失业则死”,又都“计日受值”, 与机户的关系是“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商品货币关系,已经从人身依附上自由了。他们是“自食其力之良民”,又是短工,按照明朝政府法令上的规定,“有受值微少工作只计月日者以凡人论”,可知他们在法律上也获得较自由的地位。

从以上苏州丝织业的某些手工作坊或工场内部机户和机工的生产关系来看,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在这里出现了。

在江南地区的浆染业、造纸业、榨油业、铸铁业、制瓷业中也有类似的情况。有的窑场、染坊、油坊和槽房已经雇佣了较多的日工。这些日工和作坊主的关系都不象是封建的人身依附关系或是宗法关系。例如万历时,嘉兴的石门镇已有二十家大油坊专门榨油生利,油坊的内部已有了一定的分工。所雇佣的油工“二十家合之八百人,坊须数十人”,油工的工资是“一夕作而佣值二铢”,仅根据这些资料来看,它们也象是具有资本主义萌芽状态的手工工场了。

在明代,某些手工业中所出现的资本主义的萌芽都是非常微弱的,而且这一些手工业也还带有根浓的封建性。作坊主一般都“名隶官籍”,经常受到封建政府“坐派”和重税的榨取,想以生产致富还很困难。而雇佣工人也不能进一步摆脱行会的束缚和封建国家的控制,工资常被坊主和行头无理尅扣。在当时的条件下,他们还不可能得到完全的自由。特别是万历时期的大征工商税,表明封建统治者又加强了对工商业的掠夺,于是机坊、油坊、染坊、槽坊都有被迫停工的危险,雇工就会转化成为失业的流民,连生活都没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