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法集团在战后第一次大借款期间的勒索侵占

甲午战争后,日本成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阵线中的正式一员。日本对中国领土的侵占,开始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局势,也引起沙俄对日本的眼红。首先,沙俄纠合法、德两国,一面迫使清政府加付三千万两的所谓“赎金” 给日本,一面促使日本把辽东半岛退还中国。俄、法两国结成一个侵略集团, 又以“辽事出力应有酬劳”为理由,向清政府肆行勒索。为了偿还对日本的第一期“赔款”,清政府在 1895 年 7 月 6 日,和俄、法银行家签订了一个由沙俄政府出面担保的四万万法郎(约合一万万两)借款合同,借款实收 941/8

%,年息四厘(4%)。俄、法银行家联合组织了“华俄道胜银行”,提出控制中国财政的目标,如“承包税收”、“经营有关中国国库的各项业务”、“发行货币,偿付中国政府所负的债息”,以及“修建中国境内的铁路及安装电线”等等。在借款交涉的过程中(6 月 20 日),法国胁迫清政府割给云南边区的猛乌、乌得等地,开放云南河口、思茅为商埠,并给予法国在云南、广西、广东三省开矿的优先权。贷款合同成立之后,9 月间,法国又要求由“费务林公司”(Fives-Lilles)修建并经营从越南同登伸到中国龙州的铁路,并于次年(1896 年 6 月 5 日)订立这项合同。这就开了外国侵占中国铁路线的恶例,也就是后来法国强修滇越铁路的先声。此后法国就把西南三省看作它的势力范围,并计划进一步向四川扩张。俄国不断向北京施行压力,积极支持法国。英国一面和法国约定无论何方在四川、云南两省取得的特权,均由双方分享(1896 年 1 月 15 日《伦敦协定》),一面又乘机向总理衙门强称“两乌”的割让损害英国利益,要求把云南边区野人山地方割给英国,并开放西江通商,作为“补偿”

“补偿”这个名词,就成为这时期英帝国主义参加对中国瓜分所惯用的侵略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