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验假说及其论证

1980 年前后,小学生负担过重,初中生两极分化,成了教育战线的严重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究其原因,教育思想不端正导致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是主要的,同时,与中小学学制不无关系。当时,我国大中城市和部分农村实行中小学六三三制(小学 6 年、初中 3 年、高中 3 年),

部分农村和城镇实行中小学五三三制(小学 5 年、初中 3 年、高中 3 年)。这两种学制都有其不利于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不利于普及义务教育、不利于减轻学生负担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弊端。于是不少同志提出改革学制的主张,一是“六三三”学制,一是“五四三”学制。

在这一背景下,该校经认真学习研究认为,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必须减下来,中小学学制适当延长为 12 年是完全必要的。问题在于增加一年究竟用在哪个阶段为好,即小学增一年为六年呢,还是初中增一年为四年。小学五年,已经二十多年的广泛实践经验证明是能够完成初等教育任务的。而初中三年,也已被多年广泛的实践经验证明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是有困难的, 时间是不足的。因此,小学初中实行“五四”学制是适宜的。

小学、初中实行“五四”学制,以小学之多余补初中之不足,则可以在完成小学阶段初等教育任务后,使初中阶段更从容地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任务。(1)使初中阶段思想品德教育时间更充分一些;(2)使语文、数学、外语学科更扎实一些,使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得相对完满一些, 体育、音乐、美术适当加强一些,劳动技术教育能够充分系统地进行;(3) 使选修课成为可能,课外活动和学生自由支配时间较为充裕。总之,使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能够更加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得到发展,个性特长得到更好地发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提高民族素质奠定基础。这就是该项实验的假说。

假说需要论证。该校认为,学制是学校教育的根本制度,它关系到教育方针的贯彻,关系到教育目的和任务的实现。因此,对学制的改动必须采取极端负责、极端慎重的态度。对实验假说从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史和比较教育学等多方面进行了反复论证。

第一,我国基础教育存在问题最多,因而必须加强的,不是小学阶段, 而是初中阶段。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初级阶段,它的任务用五年时间完成是不成问题的,这已被多年广泛的实践所证明。如果延长一年,纯属多余,不仅是对人力财力的浪费,而且妨碍少年身心的适时发展。

初中教育三年制存在许多难以克服的弊端。(1)教学内容繁重。如化学按一学年每周 3 课时授课,很难完成任务;又如初二同时增加几何、物理, 造成课业负担重,学生两极分化。(2)课程结构难以完善。由于文化知识课业已经负担过重,很难安排劳动技术教育,很难设置选修课及组织好课外活动,很难安排学生自由支配时间,以发展个性特长。这些问题的解决光靠调整教学内容和改善课程结构是有局限性的,只有增加一年时间才能使问题的解决获得最佳方案。

第二,小学初中按“五四”分段,更加符合儿童少年身心发展阶段性特征。

小学儿童从六七岁入学,经过五年学习,到十一二岁,恰好在童年期阶段完成小学任务,是符合童年期儿童身心发展特征的。童年期儿童对教师具有更多的依赖性,教育内容属一般性常识,促进智力一般性发展,重在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与习惯。

初中学生从十一二岁经四年学习,到十五六岁,恰处少年期。少年期学生与儿童期相比,身心发展出现许多新的特征;初中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更适合这些特征。

少年期是人一生中身心发展的第二高峰。这期间,(1)身高突然增长, 体重迅速增加,骨骼日渐粗大,内脏功能增强,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皮层的发展发生巨大变化,第二特征迅速出现。(2)自我性别意识和对异性的意识迅速发展,独立意向增强,交友和归属小团体的动机与行为日益强烈, 思想、智力、情绪都呈现出极不稳定、极度活跃的状态。

根据少年期特征,初中实行四年制,更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发展。(1) 有较充裕的时间对学生进行个性品质发展的教育。(2)使学生智能发展获得适合的内容和方式。初中教育内容已不是小学的一般性常识,而是各门科学的基础知识,教育教学方式也不再是小学的以教师监护为主,而是通过教师的指导逐步提高自学、自理、自治的程度;在继续发展形象思维的同时,逻辑思维的发展也受到重视。(3)学生身体发展得到保证。过重的课业负担减下来,同时加强了体育和课外活动以及增加自由活动时间,这无疑直接促进学生身体的发育成长。

第三,小学初中实行“五四”学制是对我国学制改革实验历史经验的借鉴。

新中国成立之初,便提出对旧学制进行改革。1951 年政务院颁布的《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把小学四二分段的六年制改为五年一贯制。1952 年 11 月,教育部决定自 1952 年一年级新生起普遍推行五年一贯制,后因种种困难,于 1953 年暂停推行。1958 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要求各地进行学制典型实验。从此,各地广泛开展了关于中小学学制改革实验。1964 年中央成立学制研究小组,经一年多的调查研究,向中央提出了《关于学制改革问题的报告》及《学制改革的初步方案》。这两个文件肯定小学五年一贯制的实验是成功的,应予推广,主

张初中实行四年制。这些正确主张因十年动乱而夭折。1978 年,邓小平同志提出“学制问题,是否先恢复小学五年,中学五年,以后再进一步研究”, 对学制问题作了初步的拨乱反正。现在,应当是“进一步研究”学制的时候了。

第四,缩短小学学制,延长初中学制,已有国际先例。

第二次世界大战特别是六十年代以后,随着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欧美等不少国家将普及义务教育年限延长;延长在初中或初中后,小学教育则在缩短。例如美国一些地区将小学 6 年改为 5 年或 4 年。英国小学

由 6~8 年改为 6 年,初中由 4 年改为 5 年。前苏联小学为 4 年,初中 3 年延

长为 5 年。日本小学由 6 年改为 5 年或 4 年,同时增加初中年限。这种趋势反映了普及义务教育的发展要求提高学业的结业点,也反映了社会发展促进了儿童身心发展的提前,及时地让进入少年期学生入初中学习更为有利。

以上四个方面,就是该校对实验假说论证的主要观点。其论证是充分的、深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