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先进教学思想作指导

魏书生老师于 1978 年到盘山三中任教,当时年仅 26 岁,是中学语文教学界一位年轻的新兵。但他特别重视现代教育科学理论和系统科学理论,使他的改革一起步就走上了新路。因此他的经验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新”。

  1. 为未来培养人

他通过认真计算,了解到我国到本世纪末尽管大学招生数量有很大增长,但中学毕业生的绝大多数仍不能上大学,还是要走自学的道路。因此, 语文教学改革要为未来培养人,培养跨世纪的一代人,培养新时代所需要的人,培养具有自学能力的人。

  1. 把语文教学作为整体进行改革
  1. 画语文知识树。他让学生一学期画一次语文知识树,最后归纳分类画出一棵语文知识大树,使学生对语文知识有个系统的、整体的结构性认识。他把语文知识树分为 4 部分、19 项、118 个知识点。4 部分是:现代汉语、文言文、文学常识、阅读与写作。对每一部分都详分成项目和知识点,如阅读与写作归纳为 5 项、19 个知识点:

第一项,中心。包括正确、鲜明、集中。

第二项,选材。包括围绕中心、真实具体、典型、新颖。

第三项,结构。包括层次和段落、过渡和照应、开头和结尾。第四项:表达。包括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

第五项:语言。包括准确、简明、鲜明、生动。

  1. 先学整本书、整套书。初一学生刚一入学,他就要求他们把语文六册书都借来,在教学某一具体课文之前,他先给学生讲解这套教材的编写意图,编排顺序,六册书形成的语文知识结构等等,使学生先对语文课本整体有个粗略认识。

在每个学期开始,在教学某一具体课文之前,他先让学生将这一学期所使用的课本通读一遍。要求做到:1)课本中有多少生字,列成表;2)课本中有多少生词,列成表;3)有多少篇课文,并分别统计出记叙文、议论文、诗歌等的篇数;4)课文后的习题共有多少;5)知识短文有几篇;6)附录有多少。

  1. 变封闭课堂为开放课堂。一方面,他广泛阅读,收集大量资料,从中精选适合学生学习的好材料,如小说、报告文学、散文等及时引入课堂, 作为课本的补充。另一方面,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语文学习活动。他认为, 所有社会活动都含有语文教育因素,所以他开展的课外语文学习活动是非常广泛的。如野游,每周搞一次,他跟学生一起开荒种地、摸鱼、抓蚂蚱,到苇塘找鸟蛋,到结冰的河上跑接力。再如,文学欣赏。每周有一个下午进行文学欣赏活动。又如,天天读写。他要求学生每天读 15 页书,写 500 字,坚

持 3 年。这样,初中毕业时,每个学生完成阅读 2 万多页(约一般的书 75 本)课外书,写 24 万字的日记,104 篇作文,25 万字的语文练习,860 多天的班级日志。

  1. 把心理学知识引入语文课堂

1979 年,他曾让学生找一天学习中的无效劳动,一个班学生找出了一百多项。他认为,无效劳动主要是由于教师的教学不符合学生心理特点造成的。为了使教与学协调一致,他有计划地给学生讲心理学知识。当学生了解了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后,他要求学生联系自己的学习情况写心理学知识短文。79 届学生每人都写过诸如《浅谈学习的注意力》《再谈记忆力》《观察的方法》

《大脑的最佳状态》等二十多篇有关学习心理的文章。他还针对有些学生对应该背的课文、字词不愿记忆的毛病,讲解了记忆的使用和训练方法,介绍了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以及人脑用进废退的规律,结果使那些不愿背诵的学生按照“记忆力体操”认真训练,一个月完成了一学期要求背诵的任务。

他运用心理学知识研究“差生”,发现“差生”都有摆脱成绩差所造成的痛苦的愿望。于是他教给他们填写“知识病历”。病历要求写清病名、病史、自感病因、治疗方法,疗程 5 个方面内容。这就是让学生树立自我意识, 学会了解自己学习上的毛病、原因以及自我克服的方法。经过这种训练,“差生”成绩都有明显提高。

他根据初中学生意志薄弱、注意力不持久的心理特点,在听说读写训练中开展“5 分钟学习竞赛”活动,看谁背得多、或读得多或写得多。有意识地把学习置于有节奏的紧张情境中,使学生大脑运转和反映比平时加快,以提高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