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课题发展中逐步完善课题研究的内容及结构

按照理论或理想化要求,实验研究一开始就应有明确具体的研究目标、内容和范围,而实践告诉我们:课题研究内容及结构有个发展完善的过程。这项实验的课题研究就是如此。

  1. 课题源起于解决初中差生问题

早在 1980 年,烟台市教科所(当时是教研室)就为初中存在的“三六九” 现象而困惑。初中阶段的入学率为 90%,巩固率为 60%,合格率为 30%,

大批差生厌学弃学。这样严竣的现实问题正是教育科研应该研究解决的问题,他们为此做了不少工作,但因缺乏理论指导而未能奏效。

  1. 正式主题

1985 年、1986 年党和国家关于加强基础教育,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提高全民族素质等一系列决策,使未能解决的差生问题更加尖锐化。不扭转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不解决差生问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提高全民族素质都将落空。此时,国际上加强基础教育的趋势日益明朗,国内则出现了不少为解决初中薄弱环节而改革实验的前例,主题研究已成必然之势。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如对症良方,正适合解决大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学习策略问题。于是,1986 年春,山东省教科所和烟台市教科所商定,正式主题定为“借鉴掌握学习策略,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实验与研究”,又称“单元达标教学实验与研究”,并决定首先从烟台市所辖的福山区(县级,现为市)“开刀”。1986 年秋,这项实验首先在福山区这个“实验点”起步。

  1. 实验对象扩展到小学和高中

在普通教育基础较差的福山区,实验实施仅两年多,便初见成效,显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1989 年 3 月,山东省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首次研讨会在这里召开,与会代表听了实验经验介绍,看了实验教学现场,对此项实验产生了浓厚兴趣,福山区由此便在全省产生了广泛影响。此后七八个县区的学校相继组织这项实验,许多地区的小学、高中也自动参与了实验。于是,自1989 年以来,这项实验逐步发展为主要包含小学、初中两个学段的基础教育整体改革实验。

  1. 进一步明确实验目标,完善课题研究内客及结构

由于实验获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果和业已显示出来的实践价值及理论意义,1990 年被列为省教委基础教育四大骨干课题之一。从此,进一步明确了此项实验的目标是:(1)彻底改变中小学普遍存在的差生状况,使 85%以上的初中生和 95%以上的小学生成为合格的毕业生。(2)构建解决这一问题的能大面积提高中小学教学质量的“单元达标教学体系”。这个体系是由教学思想体系、教学目标体系、教学模式体系、教学评价体系和教学管理体系五个方面有机组合而成的。因此,总课题“单元达标教学实验与研究”从此被分解为五个子课题并分工进行研究:(1)现代教学思想研究;(2)教学目标研究;(3)教学模式研究;(4)教学评价研究;(5)教学管理研究。至此,该课题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有了明确具体的表述,同时演绎成假说形态的逻辑结构,这是该实验取得成就的重要基础。

同时,对研究过程也重新作了规划。自 1986 年至 1995 年这 10 年划分为

4 个阶段:(1)选点起步阶段(1986 年);(2)初步探索阶段(1987~1989 年);(3)深化提高阶段(1990~1992 年);(4)总结验证阶段(1993~ 1995 年)。

  1. 重新认定正式实验点

1991 年 7 月经山东省社会科学“八五”规划及重点课题专家审定委员会评选,该课题正式列为山东省“八五”期间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课题。课题名称改为“县区中小学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实验与研究”,实验更加蓬勃发展。截止于 1991 年秋,实验已扩大到八个地市,五十多个县区,一千多所学校。面对这一形势,课题组重新认定了四个市地、八个县区为正式实验点, 以处理好点面关系,有效地组织实验顺利进展。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该课题研究在其理论准备阶段的鲜明特征:从对课题含义的界定到课题研究目标的明确以及研究内容结构化的过程,反映了课题研究理论假说的演绎轨迹。

首先,他们对“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作了明确的界定,或称自我界定,这是实验课题所要求的具体规定性。“大面积”含义,一是指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中小学(如一个县区、一个市地、一个省市),二是指学校、班级、学科教学中 95%以上的常态学生。“提高”含义,是指在立题时的水平上大幅度地提高教学质量,包括辍学率大幅度降低,差生转化,中等生优化,优等生发展。“教学质量”含义,一是指教学效果达到大纲规定的教学目的要求,二是指改善教学过程,大幅度提高教学效率而不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这些,正是实验假说形成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课题实验目标逐渐明确,课题研究内容逐渐完善,结构化、体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