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小学整体结构改革实验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系旷习模先生等于 1983 年至1988 年在 16 所学校开展小学整体结构改革实验,于 1988 年秋又在 20 所学校(含第一轮的 16 所)开展第二轮实验,取得成功。

实验的总体构思是: “以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学生打下全面发展

基础为实验指导思想,遵循整体优化、以学生为主体、在活动中发展和因材施教这四条原则,实施‘以纵带横’的基本策略。即有重点地开展在纵向上

以小学生身心发展过程中经历从幼儿园到小学,从低年级到高年级,从小学到中学这三个过渡阶段为实验主轴,组织在横向上以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学校社会家庭‘高效教育场’为实验等 8 个子项目,实现德、智、体、美、劳五育的有机结合,探求一个小学整体结构优化的教育模式。”

实验项目的实施情况: 1.学生发展过渡期的衔接

这项实验探索了“幼—小”过渡、“低—高”过渡、“小—中”过渡, 形成了系统的经验。

  1. 学制和课程设置的调整

实行“五四”学制。课程的调整主要内容是:(1)减少语、数课时;(2)从小学一年级起开设自然课;(3)增加户外活动时间。

  1. 思想品德教育及常规训练

在上述三个过渡阶段,分别以生活常规、道德判断、自控自治能力的培养为重点。教育和训练的具体方式注意符合儿童年龄特征,收到明显效果。

  1. 课堂教学结构及方法的改革

依照儿童发展的年龄阶段特征、并结合教学内容调整,研究了教学方法的优化选择及合理组合;在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的同时,还致力于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

  1. 课外活动及课内外结合

基本思路是,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课内课外结合育人才。注意了课外活动的年段重点,逐步形成活动系列。

  1. 学校、家庭、社会“高效教育场”建设

建立了学校——家长联系卡;开办家长学校;吸收部分家长参与实验活动;加强与社会的广泛联系。

  1. 考试制度和方法的改革

一律取消期中考试,实验班不参加学校突击性考试,代之以单元后随堂测验,每学期末由实验指导组统一命题考试。

  1. 后进生的转化教育、针对差生形成的不同原因,采取不同的转化手段对他们优先提问、优先板演、优先批改、优先辅导,并使他们处于受尊

重、信任的气氛中,班主任、学校领导、家长三结合形成转化差生网络。实验取得显著效果,如有的差生转化后的小发明制作还获奖。

这项实验起步较早,范围较广,为时较长,影响较大。实验学校领导和教师普遍认为这项实验指明了小学教育改革的方向和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