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 2
知识点(节) |
课时 |
知识要素 |
知道 |
领会 |
运用 |
综合 |
---|---|---|---|---|---|---|
光的直线传播 |
1 |
光源 |
√ |
|||
光的直线传播 |
√ |
|||||
光线 |
√ |
|||||
光速 |
√ |
|||||
光的反射 |
1 |
入射点、法线、入射光线、入射角、反射光线、反射角 |
√ |
|||
反射定律 |
√ |
|||||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
√ |
|||||
平面镜 |
2 |
平面镜成像特点 |
√ |
|||
虚像 |
√ |
|||||
平面镜成像原因 |
√ |
|||||
光路图 |
√ |
|||||
球面镜 |
1 |
球面镜 |
√ |
|||
凹面镜 |
√ |
|||||
凸面镜 |
√ |
(四)要具体明确表述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我们制定的双项细目表是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的简单表述。它直观, 便于教师使用。但它又显得过于抽象,不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因此还要用可观察可测量的文字来叙述。在表述时应注意:学生是行为主体。教学目标描述的是学生的行为。是学生应该知道什么,应该理解什么, 应该会做什么。其主语都是学生,往往省略。
行为内容要具体。使学生看了之后很明白。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会做什么。
行为结果要准确。学生通过自己的行为要达到什么层次的结果,必须准确。该做什么,到什么程度;会做什么,到什么水平;理解什么,
到什么层次。这样才便于自我检查,便于确认自己是否达到标准,以便调整自己的学习。
根据布卢姆等人在“教育目标分类学”中的认知、动作技能和情感三个领域的思想,并根据中学物理的特点和我国的实际情况,分为知识、能力和德育三个领域。下面是“光的反射”一章在这三个领域的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
知识目标:
- 知道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①知道什么是光源,能举出光源的实例。
②知道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并能举出实例说明。③知道表示光的传播方向的直线叫光线,能用画图方法表示光线。
④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记住真空中的光速值。⑤能用光的直线传播的知识解释影、小孔成像、日食和月食现象的成因。
- 理解光的反射定律(重点)。
①知道什么是光的反射,知道反射中的入射点、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
②能叙述光的反射定律,能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光路图,并能计算相关的角度(重点)。
③知道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④知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区别,知道漫反射的应用。
⑤能利用光的反射定律解释有关的反射现象。(3)知道平面镜成像特点(难点)。
①知道平面镜成像特点。能根据成像特点判断物到镜、像到镜及物像间的距离、物像的大小关系(重点)。
②能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已知发光点确定像点的位置。
③知道平面镜成虚像的道理。能完全成像光路图(难点)。(4)了解球面镜。
①了解球面镜反射面是球面的一部分。
②了解凹面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和焦点,了解它的应用事例。
③了解凸面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和焦点,了解它的应用事例。能力目标:
-
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初步形成动手、观察、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
-
在运用反射光路可逆解决问题时,初步形成逆向思维能力。(3)形成利用几何知识规范化作图能力,利用作图法解决问题的能
力。
(4)在理解光的反射定律和运用光的反射定律分析问题时,要考虑因果关系,初步形成逻辑思维能力。
德育目标:
-
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光现象的观察分析,有趣的光学实验,产生学习光学的兴趣。
-
通过对我国古代光学成就的了解,产生民族自豪感。5.注意信息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目标。
确定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只是教师对教学成果的预测。它不可能完全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过程中,各种因素也会不断变化。已确定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也不可能完全适应这些变化。因此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要注意各方面的信息反馈,及时对教学目标重点难点作出适当的调整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