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理现象教学是形成物理概念、得出物理规律的依托

学生头脑中形成物理概念的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①感知操作;② 内化表象;③抽象概括。即学生学习物理概念是从感知操作开始的,没有必要的感知基础就不能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必要的表象,而没有内化了的表象素材学生的思维也就无从谈起,因此这样的学习只能是机械的记忆。

既便是最简单的物理概念,学生的学习也是从感知操作开始的,如对力的概念的教学,我们需要让学生首先感知人用手拿起书本中的“手对书本”有力的作用、用绳拉小车时“绳对小车”有力的作用⋯⋯等等, 这些直接接触的具体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再用磁铁吸引大头针,使学生感知到这个不直接接触的“磁铁与大头针”之间也有这种力作用。在类似这样的大量事实基础上,学生才可能在头脑中建立起“两个各种各样的具体物体、可以直接接触或不接触,它们之间都有这样的相互作用” 的具体表象。在此基础之上,教师再加以引导,则在学生的头脑中“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这样抽象的物理概念也就水到渠成的形成了,如此建立的概念学生也就不必死记硬背了。

当然,在实际教学中也有这样的情况,如速度、温度等概念,我们并没有像上述那样注重概念的形成过程,学生理解起来也并不困难。这是因为学生在学习物理之前在头脑中已有了一些糊模的前概念,十几年的生活经验已为他们积累了一定的物理现象的表象,学生正是利用这些表象来实现对新知识的内化过程的。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表象有些是科学的,有些则是不科学的、甚至是错误的。如凭人的感觉来判断物体温度的高低、抛出的物体在空中受到向前的推力等。这些都需要我们教学中借助实验或有关理论来加以纠正,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正确、科学的表象。

总之,丰富的物理现象是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表象的基础材料,而表象又是提供概括、抽象的必要素材。因此物理现象是学生学习物理过程中思维的起点,是学生进行思考问题的依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