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学生实验课的教学特点与教学要求

从教学组织形式看,学生实验课是以分组个体活动为特点的,从教学过程看,学生实验课是在教师指导下,以操作技能为基础的认知过程; 从学习论角度看,是学生手脑并用、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结合的能力形成过程,因此学生实验课的基本教学要求应当是:创设条件提供学生尽可能多的实践机会,培养基本实验操作技能与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与科学态度的训练。对每一学生实验课的教学要求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分析:

  1. 目的性要求

无论是教学大纲要求的学生实验,还是教师积极创造条件安排的学生实验,或者是随堂进行的学生实验,以及安排的课外小实验,均应特别强调目的性,以提高教学效益。学生实验包括基本练习性、测量性、验证性、探索性等类型。教师在考虑每一实验课目的性时应注意,一方面要从整体考虑,把初中或高中阶段总体的实验能力要求,分解到初中或高中阶段的每一实验中,应明确完成的实验技能培养目标是什么,以使各学生实验既有独立性,也有系统性。另一方面从该实验与教材有关知识联系上,考虑通过实验学生应获得哪些生动物理图景,或者运用巩固哪些相关知识,以使实验成为学生深化、活化知识,培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有效手段。

  1. 科学性要求

对学生实验课的科学性要求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首先是实验内容的科学性,包括实验原理、仪器选择与搭配、数据处理方法、操作步骤及结论的科学性。在这一方面应当强调的是教师本身的实验素养和对教材的钻研和理解。其次是教学内容和过程的科学性。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和教学目的合理有效选择教学方法,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给学生充分的自主的手脑并用的机会,激发兴趣,培养技能,把动手操作技能和思维能力培养结合起来,防止出现学生只是机械地重复教师规定的步骤进行实验的情况。

  1. 操作性要求

学生实验课是在学生动手操作基础上的学习过程,既包含技能的练习,也包含知识的学习与运用。任何一种操作技能训练,都需要从模仿到熟练的过程,才能使手脑协调进行操作,因此实验的有关技能训练必须保证时间,并有多次练习的机会。同时,由于个体活动的差异,学生掌握技能的情况也会不同,这就对因才施教提出了要求。在学生实验课上,必须考虑这一特点,设计好必要的问题,放手让每一个学生在动脑的基础上去动手;创设必要条件,让每一个学生有多次重复练习的机会, 包括在不同实验课中,重复同一技能训练,针对学生差异提出不同实验问题和实验要求,使一般学生能完成基本技能训练,较好的学生能得到进一步发展。

  1. 安全性要求

学生实验课的安全性要求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学生人身安全性,例如防止玻璃器皿的破碎、防止重物的滑落、市电的安全保护,以及有毒或腐蚀性药品的使用安全等。如为保证学生健康,现在已明令禁用水银做学生实验。第二方面是实验器材的安全性。这两方面要求都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特别是实验室规则和实验操作常规知识教育,要使学生在懂得道理的基础上自觉遵守规则和操作常规。同时也需要在仪器选择、实验室布置等方面予以足够的考虑。但是,必须指出, 由于是操作技能训练,当学生初次接触与不熟练时,要允许学生有失误。不要因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失误造成的损失惩罚学生,或者怕失误损失恐吓学生,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与积极性。这一点需要教师、实验室负责人和学校领导理解与正确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