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理美的本质与形成

一个事物自身必须含有美的本质,才有可能形成为审美对象。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美学观点,美的本质乃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这里的目的,乃指人“想在客观世界中通过自己给自己提供客观性和实现

(完成)自己的趋向”①。显然,这种“实现自己的趋向”,只有在符合客观规律时才能成为现实,必须借助一定的具体形式才能实现。

当物理学家运用观察、实验、逻辑的手段研究物质世界时,正是他们在客观世界中通过自己的努力来给自己提供一种客观性,探求物质运动合于他们自己内在尺度的形式。所以,所有成功的物理实验都含有充足的美学理论所要求的那种“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即物理科学含有足够的美的本质。

然而,这种美的本质是内在的,它要靠某种人化形式来表现出美。不同的物理学家,不同的研究方法,可能对同一物理内容产生不同的人化形式。法拉弟的力线和麦克斯韦的方程组;磁荷观点的磁介质理论与分子电流观点的磁介质理论;薛定锷的波函数和海森伯的矩阵理论⋯⋯ 都是同一物理对象的不同人化形式。从美学角度说,这反映了物理学家的审美个性。

但是,尽管不同的物理学家的审美个性有很大差异,他们都认为有序比无序美,都直觉地倾向于演绎的、归纳的、数学的、被验证的、和谐的、对称的、简洁的物理结论才是美的。这些共同的审美观念构成了物理学家群体的审美意识。

需要强调,物理学家的审美意识和审美个性在他们的研究全过程中都具有相当的能动作用。哥白尼认为,托勒密 88 个圆的地心说既不简洁,又不优美,从而萌发了日心说的意念;牛顿为了消除望远镜中像的不美(像差和色差),着手研究光学;库仑用对称的思想解决了等量带电的困难;斯涅尔为从无序的杂乱数据中寻求直观、有序、简洁的表达

形式,用角的正弦比替代角本身的比来表述折射率⋯⋯。这些例子都说明了审美意识与审美个性的能动作用。从这一角度来说,物理学的结论又是物理学家的一种审美创造,其创造过程的特点是以美启真,求美至真。还应指出,在多数情况下,物理学家的审美意识对自身工作的能动作用常不像文学家、艺术家那样直接、明确和迫切。这是因为物理学家并不创造供人们直接欣赏的形象,而是在发现自然界的真谛。如果说文学艺术的形象美是真与善的统一,那么物理科学揭示的“真”,由于其高度的抽象性,而不直接使人们的心理感受到“善”。它还需要通过具体的技术手段在显现自身的社会功利性之后(如给人民生活带来方便), 才使人们感受到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