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火救火

《庄子·人间世》载有一段故事,大意说:

孔子的得意门生颜回,去见孔子,说是向老师辞行。孔子间他上哪儿去, 他说准备到卫国去,并且说:“我听说卫国的国君很年轻,他的作风却很糟糕。他滥用国家的权力,不顾百姓的死活,没有人指出他的过错,更没有人

帮助他办好国家大事。我想本着治病救人的精神,去给他当个‘医生’!” 孔子听了颜回的话,不禁冷笑了一声,说道:“嘿,你这不是去送死吗!

试想,如果那位国君肯听贤臣的忠言,那么何必要你去,他那里难道就没有贤臣吗?他一定是专听奸臣的谗言,排斥良善,压制正派,所以没有人敢谏劝他。你去了之后,恐怕也只能一味顺从他,否则他周围的那一伙人,就会打击你,迫害你,甚至还会杀死你,所以,你还是不去的好。再说,你去了之后,如果不能劝他改正错误,而一味顺从,那就等于同意他作恶,使一个暴君的罪行,又多得到一个人的默许和支持。‘是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

今天,人们对以火救火有了更深一层的实践和理论。在扑灭大兴安岭的森林大火之时,沈阳军区某部队的确采用了根据风势迎火头放火的办法。实践证明,对于大面积的森林火灾,在消防器材无法扑灭大火的时候,以火救火反而能减弱火势,减少损失。人们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火救火也逐渐形成一种韬略。如领导者为了成就某一事情或制止某一事端,如采用正常的疏导办法,常常引起众多人的反对。如果顺其势而动之,把某一认识行动引向极端,充分暴露其弱点,再纠正起来反而使人心悦诚服,这是一种因势利导的统御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