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天悯人

有一次,我出差到熊本县,特地抽空到熊本神社去祭拜供奉在社里的加藤清正将军,恰好遇见庙祝讲述加藤将军的事迹,我听了以后非常感动,于是开始收集将军的生平资料。对他的故事了解愈多,就愈体会到他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伟人,然而最令我感动的,倒不是他一生中的丰功伟业,而是他的仁慈和正直。有一则故事在我心中久久不能忘怀。

据说有一天,加藤将军邀请同僚福岛正则将军品茶,在福岛将军未到之前,有一位家臣在忙乱中撞毁了加藤将军房间的纸墙,虽然立刻叫人来修理完工,但纸色新旧不同,依然留下明显的痕迹。不一会福岛将军来了,一眼就看见墙上色彩的不调和,询问加藤,加藤把事情的原委告诉他,福岛脸色一变说:“像那种粗手粗脚的家臣,留着干什么?还不如推出去斩掉算了。” 加藤将军听了,很不以为然他说:“你虽然武功显赫,受人敬重,但是大缺乏悲天悯人的胸襟了。”

我不知道这则故事到底有多少真实性,但是从这故事中,表露出加藤将军是一个非常爱护属下的好长官,所以在他死后才能被人供奉成神明,尊称为“清正君”。我想,加藤将军之所以能如此受人景仰,正是因为他悲天悯人的胸怀。

我认为凡是身为主管的人,都应该有像加藤将军一样悲天悯人的胸怀。当他批评福岛将军“你太缺乏悲天悯人心肠”时,正是基于一个领袖人物所应具备的胸怀,并充分表露出他的慈悲心。固然,武将在骠悍勇猛方面胜过一般人,可是如果长处仅止于勇猛骠悍的话,还是不够资格被称作德威兼备的名将。因为我们知道武力的目的并不在于砍杀征战,而是为了维护天下的和平与幸福,如果身为将帅却缺乏这种体认,只凭仗着武力伤害无辜的话, 那将是“反其道而行”。我想加藤将军也明了这层道理,所以表现在外的, 是悲天悯人的坦然胸襟,而不是暴戾之气。

悲天悯人是佛家的一种道德要求,也就是要对人、地、物都怀着同情, 这是社会生活中涵盖最广的道德要求。例如,政治家就要有悲天悯人的胸怀, 因为政治的目的在于增加众人的幸福,减轻众人的痛苦,所以把政治看成是发扬悲天悯人胸怀的学理,一点也不过分。

有一次,我和松花法师谈到这一点,法师说:“政治就好比是一串念珠, 串联念珠的丝带,就是宗教家的精神,也正是悲天悯人的胸怀。试想,如果念珠缺乏这条丝带,珠子就会散落零乱;政治的运作中如果缺少悲天悯人的胸怀,就不能带给人民真正的幸福。”

经营企业的道理也一样。企业的责任既然是生产物品,那么就必须造出最优秀的产品,来消除人民的贫困,使每个人生活更丰盈、更快乐,这才能算是达成企业的目的与使命。企业和宗教虽然有物质和精神的差别,但对于改善人类生活品质的目标却是相通的,两者都是为了发扬悲天悯人的心胸, 来造福大众。所以,企业的经营者更应该悲天悯人。

同时,经营者为了达成企业的使命,往往要支使很多员工为我们工作,

这些人也有权利要求从职务和工作中感受到幸福和快乐。因此,经营者除了促使社会繁荣外,还必须存着使部属满足、快乐的心愿,如果缺乏这种爱心, 光靠职位和权谋来支使员工,必然得不到别人诚心的帮助。

我一再提到悲天悯人的心胸,可能会被误解,而联想到温和柔弱的形象。其实不然,温和柔弱固然也是悲天悯人的一种表达方式,但另一种方式却是肃穆庄严。像佛教最强调慈悲,可是神明中的“不动天王”却手持宝剑一副凛然不可侵犯的法相。可见悲天悯人的胸怀不只应以温和的方式来表现,对于做错事,更要采取严厉的责备,如此才能把是非善恶明白地表现出来。

可见具有悲天悯人的经营者一旦发现某人有不法的举动时,必须断然纠正。如果为了私情,故意隐匿不处分,不只是误解了悲天悯人的真谛,到头来反而害了部属,这就是滥用了爱心。因此,只有凡事以大局正义为前提, 该处罚时处罚,该奖励时奖励,才能算是真正了解悲天悯人的真义。

身为主管,懂得悲天悯人,自然能竭尽心力去爱护部属,部属了解上司慈善的存心,于是尽管因错误受到惩罚,也能心甘情愿,并在惩罚中学习到做人处世的正确方式。所以,要想成为受部属尊重的上司,悲天悯人的心胸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