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弹琵琶

“反弹琵琶”是依据“反常思维”而形成的,它是指经营者不循常规, 反向求异,以异务稀,以稀取胜,在顾客需要而他人意想不到的时间和品种上爆出冷门,创造机遇。

海南岛有一饲养能手孙会昭,1982 年开始养鸭时,每只都养到 6 至 7 斤以上才出售,结果鸭大而滞销,原来是人们不愿花钱太多买肥鸭。

孙会昭采取反向经营方式,变大为小,养至 2 至 4 斤左右上市,销路很好。他还发现,农民种反季节瓜菜可以卖好价钱。这使他受到启发,每年鸭上市,大都集中在夏秋两个收获季节之后,鸭多价低。旺季一过,鸭少而价高。他大胆实践,大都在淡季市场售鸭,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这正是“反弹琵琶”经营谋略的一个很好例证。这一谋略,是运用产品竞争的逆向策略,为企业经营创造新的转机。

“反弹琵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

时间:与季节相逆,推出反季节产品。冬季推出夏季需要的某些产品, 夏季反卖冬季需要的某些产品。此时顾客虽少,但经营者更少。况且,适应某些顾客的购买心理,认为淡季购买的人少,价格便宜,选择余地大。

回归:与产品创新相逆,推出“复古”新品。近年来,我国一些厂家推出三、四十年代盛行的旗袍,并再次流行,就适应了人们消费行为上的“怀旧心理”。

功能:与产品质量相逆,推出实惠产品。质量无疑是产品的生命,但并非所有产品内在技术标准越高,销路就越好。如有的厂家生产鞋垫、袜子、手绢及妇女卫生用品等,由通行的“耐用型”向“一次使用型”产品转化而取得了成功。

运用“反弹琵琶”这一谋略,要跳出传统或常规的思维框架,运用逆向或反向思维,掌握消费者的“跨越心理”,适时投放“跨越产品”。

以适取时,以旧取奇,以新取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