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而不语

北宋熙宁年间,有一天,苏轼去拜访当时的宰相王安石,王安石不在, 苏东坡偶然发现书桌砚台底下压着一首未写完的诗:“西风昨晚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他想:“只有秋天才刮西风,但菊花有傲霜之骨,只能在深秋时逐渐枯萎,不会落叶满地,怎能说吹落黄花满地金呢?王公真是糊涂, 闹此大笑话!”于是,他挥笔续诗:“秋花不似春花落,说与诗人细细吟。” 写完起身走了。

王安石回来,见到续诗,知道苏拭来过,他暗自忖道:“这个年轻人真太自负了,我应当用事实去教育他。”不久,王安石建议皇上将苏轼调到湖北芡州府当团练副使。苏东坡觉得这个差事委屈了自己,很不高兴,到任后, 不好好工作。有一天,他和好友陈季常到后花园赏菊饮酒。这天正是刮了几天大风之后,园中十几株菊花枝上一朵花也没有了,只见满地铺金,落英缤纷。苏东坡见此情此景,一时瞠目结舌。陈季常不解地问:“你见菊花落瓣, 怎么这样惊诧呢?”东坡叙述了在王安石府中改菊花诗一事,到这里才知道, 有的地方菊花也是落瓣满地的。陈季常这才明白过来。苏东坡感慨万分地说: “去年我刚被派到芡州来,还以为是王荆公恨我揭了他的短处,公报私仇, 谁知这不是公之错,而是我错了。是我才疏学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这事给我的教训太深了:凡事要谦虚谨慎,千万不可以自恃聪明,随便讽笑别人。”后来,苏东坡主动向王安石承认了错误。

恩格斯说过:“无论从哪方面学习都不如从自己所犯错误的后果中学习来得快。”苏轼犯了乱改菊花诗的错误,是由于他知之不多而又狂妄自负。王安石并未滔滔不绝,言之以教,而是通过把苏轼调到出产落花菊花的地方, 用耳闻目睹的事实来转变年轻人的思想,无言胜有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