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舟共济

语出《孙子兵法·九地篇》:“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 者,常山之蛇也。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敢问: ‘兵可使如率然乎?’曰:‘可。’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共济, 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是故方马埋轮,未足恃也;齐勇若一,政之道也;刚柔皆得,地之理也。故善用兵者,携手若使一人,不得己也。”“同舟共济”本来的意义,只是大家同乘一条船过河,而现在的意义则是指在遭到共同敌人攻击或遇到困难时,彼此互相救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孙武用它来说明军队在作战时,犹如同乘一条船在遇大风时,能互相救助。“率然”,这是传说中的一种蛇。《神异经·西荒传》载:“西方山中有蛇,头尾差大,有色五彩,人物触之者,中头则尾至,中尾则头至,中腰则头尾并至。名曰率然。”《晋书·孙绰传》云:“若身手之救痛痒,‘率然’之应首尾。”传说这种蛇多产于常山。常山,即恒山,主峰在今河北曲阳西北, 为我国五岳中的北岳。西汉时,为避讳汉文帝刘恒的“恒”字,改为“常山”。到了北周武帝时,又改为恒山。《神异经·西荒经》注:“会稽常山最多此蛇。”孙武设问,军队打仗可不可以使之象“率然”这种蛇一样,攻其前而后至,攻其后则前至,攻其中则首尾至。回答是肯定的。实现的办法是使之“同舟共济”,共同面临危难之中,共同对敌以求必胜,提携三军若使一人。

《黄石公三略·上略》云:“良将之养士,不易于身,故能使三军如一心,则其胜可全。”《孟子·公孙丑下》云:“地利不如人和。”明朝张居正说:“和,则一可当百;不和,虽有众,弗能用也。”(军事科学院《中国古代兵法选辑》第 273 页)古之用兵,强调将士团结一致,强调使三军如使一人。在强调部队团结一心这一点上,与“同甘共苦”的要求是一致的。古代将帅强调这种治军御众之术,是有其局限性的,与一切无产阶级军队里的官兵关系不可同日而语。

同舟共济,从孙武的原意讲,并非是说使将帅和士兵自觉团结一致,共同对敌,而是把军队置于不得已而互相救援、奋力拼杀的境地。相互仇恨的人同乘一条船遭遇风险时,尚能相救如左右手。在面对共同敌人的战场上, 有组织有约束力的军队就更当如此了。这种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携手若使一人”的情况,确实反映了那个时代将帅用兵的实际,在当时的战争中, 把战士赶到战场,“如登高去其梯”,上得来,下不去,能进而下能退,象赶羊群一样,驱来赶去,而且,象孙武、孙膑、吴起这些军事家,都强调不惜杀戮大量士卒来驱使部队作战。士卒惧伯严刑,惧怕涉及家庭利害,因而不得不奋勇作战。另一方面,古之战败,大量杀害俘虏,败也不免一死。不战则必死,后退则必死,战则有求生之可能。在这种情势下,只有“同舟共济”,共同对敌一条路。因而,孙武所强调的“同舟共济”,完全是一种被动性质的。

公元 450 年,沈璞守盱眙(今江苏盱眙),南朝宋将臧质兵败,要求入城。僚佐认为,如果让他们进来,城里地狭人多,主张闭门不受。沈璞却说,

舟揖之计,固己久息。敌人的残害,古今未有,屠剥之苦,众所共见。就是那些幸存者,也要驱逐到北国去作奴婢,臧质士卒当然害怕,认为应该同舟共济,共同退敌,于是开门接纳败退来的部队。合兵一处,共守盱眙。魏军进攻,三旬不下,只好烧攻具而退。

这和我们在治军问题上所强调的“同舟共济”有很大不同。我们强调的是将帅士卒根本利益的一致性,人与人之间,情同手足,要求每个人树立全局观念、整体观念,严格执行命令,树立密切协同的思想,形成完整的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