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主专制

此为孙膑关于“胜仗”的五种谋略之一。《孙膑兵法·篡卒》:“恒胜有五:得主专制,胜。知道,胜。得众,胜。左右和,胜。量敌计险。胜。” “得主专制”,专制,指独立指挥,临机决断,不受制约。即将领得到君主信任,有独立指挥权的,能胜利。孙膑同时指出了五种不能胜的因素,其中与“得主专制”相反的是“御将”,将在外无独立指挥、临机决断之权,受君主遥控,这就无法取得胜利。这一谋略,是讲君主与将领之间的统御关系

对战争胜负所起的作用。这一谋略思想,在《孙子兵法·九变篇》中早已有了论述。它指出:“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君命有所不受。”战场上的情况千变万化,将领必须有独立指挥、临机决断、因地制宜之权,才能实施正确的指挥,确保作战胜利。否则,君主从中掣时,将领无所适从,就没有不打败仗的。西汉前期名将周亚夫,于文帝后元六年(前 158 年)屯兵细柳(今陕西咸阳西南渭水北岸),军令严整,文帝举止不合营中规矩亦不准入其营门,称“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文帝不但不指责,反而称赞周亚夫为“真将军”。景帝五年(前 154 年),周亚夫率军平定吴、楚

之乱,不到 3 个月即平定叛乱。

《旧唐书·列传第 54》载,公元 755 年安史之乱爆发后,叛军一举攻克唐朝的东部洛阳,接着进军潼关,威逼长安。这时,唐玄宗命哥舒翰为兵马副元帅,指挥 20 万大军扼守潼关,屡挫敌锋,稳定了战局。次年 6 月,在战略反攻的条件尚不成熟的情况下,唐玄宗求胜心切,一再拒绝哥舒翰、郭子仪、李光弼舒翰被逼无奈,含着眼泪率兵出关。刚刚走到灵宝(今河南灵宝), 遭敌伏击,20 万大军几乎被全歼。结果潼关失守,长安陷落,唐玄宗逃跑到四川,使安史之乱的战祸前后延续 8 年之久。这就是君主掣时、从中“御将” 的教训。因此,古人强调统帅专一,将贵专谋,不能“锋镐交于原野,而决策于九重之中;机会变于斯须,而定计于千里之外”。(《陆宣公全集》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