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思广益

“集思广益”出自诸葛亮写的《教与军师长史参军掾属》。这是他给同僚和部下的一封公开信,其文如下:

“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若远小嫌,难相违复,旷阙损矣!违复而得中,犹弃敞峤而获珠玉。然人心苦不能尽,惟徐元直处兹不惑,又董幼宰参署七年,事有不至,至于十反,来相启告。苟能慕元直之十一,幼宰之殷勤,有忠于国,则亮少故矣。”

诸葛亮在这篇短文中说,在政府里参与政事,必须人人踊跃提意见,使工作获得更大更好的效果。如果为了怕得罪人或是为了避免争论,不肯提出与别人不同的意见,那就会使工作蒙受损失!凡事应当经过反复商讨而后才能得出最正确的结论。只有徐元直(即徐庶)在这方面是毫无顾虑的。还有董幼宰(即董和),任职 7 年,每当看到事情有办得不够完善的地方,一定要提出意见,甚至十几次反复提出,诚恳相告。当时在诸葛亮的同僚中,只有徐庶和董和敢于直陈己见,因而他号召大家向他俩学习,并且说,诸位如

果能学到徐庶的十分之一,学到董和奋勉认真的态度,对于国家将有极大的好处,同时也可以帮助我本人少犯些过错。

这篇短文,今天来看,仍有积极的意义。开头的“集众思,广忠益”的一句,就是成语“集思广益”的来源。“集众思”是集中众人的意见,“广忠益”是扩大工作的效果;“集思广益”就是发挥群众智慧共同搞好工作。高明的领导者,不单靠自己的聪明过人的脑瓜,最主要的,就是要有集

思广益的本领,多和左右“谋一谋”。汉高祖刘邦,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他不如张良;统百万之军,攻必克,战必胜,他不如韩信;镇国家, 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他不如萧何。他的高明之处,就在于能够集思广益,善于乘众人之智。

元朝末年,朱元璋占领金陵(今南京)后,陈友谅率军来攻。眼看大军压境,敌众我寡,幕僚主战、主降、主逃,议论纷纷。可朱元璋看到刘基一语不发,于是在听了大家众多议论之后,并不忙于决断,单独召见刘基讨教破敌之策,刘基提出的赏将士、固军心、设伏兵、乘隙而后击的建议高出众人一筹,朱元璋采纳后,大获全胜,解了金陵之围。

“三个臭皮匠,顶上一个诸葛亮”,是集思广益韬略的巨大作用的生动表述,刚愎自用、主观臆断是不能成大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