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同欲

《孙子兵法·谋攻篇》所载 5 种制胜之道的一种。《孙子兵法》首篇就提出了“令民与上同意”的问题,战争实践证明,大凡上下一心、同仇敌忾的部队,都可以在实战中取得胜利。张预曾对此注曰:“百将一心,三军同力,人人欲战,则所向无前矣。”(张文穆《孙子解故》第 136 页)《六韬·文韬·文帅》云:“同天下之利者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失天下。”也是强调上下一致。两军相敌,争战厮杀,虽然决策定计权在将帅,但战争最后胜利, 仍然靠全体官兵奋战。军队的基础在士兵,没有全体士兵的奋战,再高明的决策也难以实现,任何战争也无法取胜。因此,孙武把“上下同欲”作为胜道之一种。确实是总结了一条治军作战的重要规律。

公元前周郝王年间,燕昭王用乐毅力上将军,联合六国之军伐齐。燕昭王与乐毅意见统一,方略一致。乐毅在前线征战,燕昭王不但赏赐乐毅家衣物,并派人带大批礼物送给乐毅,立为齐王,以示信任。乐毅不受,回书向燕昭王表示誓死效忠。燕军仅半年时间,连夺齐 70 余城,仅剩 2 城未下。

公元前 279 年,在乐毅伐齐将要取得最后胜利时,燕昭王死去,燕惠王即位。燕惠王为太子时,对乐毅不满。齐国田单乘机施离间计,使燕惠王派骑劫代替乐毅。乐毅知道燕惠王居心叵测,怕回国后被杀,向骑劫交出兵权便投奔了赵国。燕军将士因此愤愤不平,军心涣散,齐国转败为胜。

这一段历史,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上下同欲者胜,上下不同欲者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