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公恶紫

崇拜名人,效法他们的举止服饰是人类行为的一种普遍现象。因而,领导者自身无时不在产生着一种影响力。为了引导下属,领导者不可忽视以自身的行为来影响他们。领导者的好恶,决不仅是他个人的事,他的影响有时会决定着他所统御的人群的行为。

齐桓公好穿紫色的衣服,国人都来效法。桓公想制止,管仲献策说,这好办,明天您接见群臣,有意对穿紫衣的人说你讨厌他们的衣裳,国人听说桓公厌恶紫衣,也不再有穿紫衣的人了。

与此例相同的还有《晏子春秋·内篇杂下》所载,公元前 547 年,齐灵公即位后,喜欢宫中宫女都穿着男人服装,于是齐国妇女都仿效起来。齐灵公让官吏去禁止,说;“发现有女人穿戴男人服饰,就撕裂她们的衣裳,扯

断她们的衣带。”可是,即使这样也不能禁止。有一天晏婴来见灵公,灵公问他,为什么把那些女人穿的男服都撕裂了也禁止不了。晏婴回答说,你应该先在宫内禁止,外面的妇女就不敢再作男装打扮了。灵公依其言,禁止宫内女扮男装。不到一个月,国内妇女就不再穿戴男人服饰了。

又《韩非子·二柄》:“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意林·管子》云:“楚王好小腰,美人省食;吴王好剑,国士轻死。”这些例子,都在说明,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只要一个人处在统御他人的地位,他的好恶, 对他所统御的人就起着极大的审美导向作用。

可以说,“桓公恶紫”是一种无声的统御命令。齐桓公、齐灵公、楚灵王等处在统治地位的帝王开始意识不到这一点,管仲、晏婴却深谙其中奥妙。在现代人看来,这不是很普遍的道理吗?然而,认识到这是一种艺术,一种统御谋略,在历史上却有一个长期的认识过程。我们现在说“桓公恶紫”, 也都是从上述意义上来说的。这一点仍然有它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