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服骑射

语出《史记·赵世家》。进入战国以后,社会生产力有了相当大的发展, 战争规模也随之而扩大,投入战争的兵员大增,战争地域扩展,兵车显得很不适应了。当时的赵国,在匈奴和秦国等强邻的威胁之下,军队仍然沿用先秦以来的以兵车为主的战法,无法对付机动灵活的匈奴骑兵。为了挽救国家危机,使赵国强大起来。赵武灵王决心在军事上进行改革和谋略思想的转变。他要求赵国军民抛弃那种作战时拖泥带水、行动笨拙的宽袍大褂,向胡人学习,穿上举动灵便、骑射自如的窄袖短衣,推广胡人骑马作战的战术技术和训练方法。公元前 307 年,赵武灵王召集群臣商议军机大事,提出;“今吾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而世必议寡人,奈何?”当时受到许多囿于旧俗的老臣阻挠。他的叔父公子成反对,称病不朝。赵武灵王以国家存亡之大什说服

了公子成,使他接受了赐予的胡服。第二天,公子成穿着这套胡服上朝议事。赵武灵王向全国颁布了改穿胡服的《胡服令》。赵武灵王不顾朝野非议,带头身穿紧身轻便的胡服,跃马引弓,操使骑兵,采用了步骑野战作战方式。赵国建立了一支强大的骑兵队伍,从而军威大振,国势日渐强盛,北驱匈奴, 西抗强秦,东伐燕齐,成为秦国东进最强劲的对手。中原各国也都纷纷起而效之,改变传统的车战旧法。

赵武灵王所进行的“胡眼骑射”是我国历史上重大的军事改革,它的意义远远超出了这一事件当时所表现出的使赵国强大起来的事实本身。它告诉我们:一方面,任何军事的改革都要以许多血的代价为前提,赵武灵王所以要改革,是在屡遭失败、国家危难之时提出的;另一方面。任何改革,都会遇到来自旧的传统习惯、思维定势的抵制,赵王没有在习惯势力面前却步, 而是以勇往直前的勇气和坚韧不拔的决心进行改革。此外,从自身做起,率先垂范,向群臣申明大义,做好强人——其叔父公子成——的工作,是改革成功的重要因素。它告诉我们,统御者的实际言行举动是国民士卒最生动的教科书,是最具号召力的统御术。楚王好细腰,齐王恶紫衣,而懿公好鹤, 都说明了这个道理,只不过,所好不同,而结果不同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