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波动的损失函数

前面已经说明,质量波动会给生产者、消费者或社会带来损失,下面我们要进一步讨论这种波动与损失的关系,并找出它们的规律。众所周知,产品在设计、制造时,对其各种质量特性,总是要分别规定合适的中心值作为理想的目标值,达到这个目标值时,损失最小。假设理想的质量目标值为 m; 但在制造和使用中,不可能正好达到 m 值,总是有一定偏差,这就是所说的波动。偏离 m 值时,就会有损失,损失的大小同偏差的大小有一定关系。即使制造时未超过允许的公差,属于合格品,其偏差越大,在使用时其波动的幅度就越大,超过其使用规格界限而造成的损失也越大。日本的质量专家田口玄一,通过研究,提出了损失函数的数学表达式,即为:

L( y) = k(y − m) 2 = kσ2

(8.1.1)

式中:L(y)为当质量特性值为 y 时的波动损失; y 为实际的质量特性值;

m 为理想的目标值,(y-m)为偏差; σ为质量波动(或变异)时的标准差; k 为一比例常数。

此函数式的几何意义是代表了对称的二次曲线,如图 8.1.1 所示。图中

△为偏差,此处假定 y=m 时,损失最小,并令其为零。

例 1 若加工某一零件,尺寸偏差乙超出±5(μm)时,则规定要求返修, 其损失为 A =600 元,求损失函数 L(y)。

解根据 8.1.1 式有:

600 = k(y − m) 2

600 600

经整理得: k = (y − m) 2 = 52 24

故得损失函数为

L( y) = 24( y − m) 2

例 2 设计一个电源装置,规定输出电压的目标值为 m =200V,当实际输出电压超过 m±15V 时,电源则不能使用,将造成用户损失 3200 元,求 L(y)。

解常数 k 为

3200 3200

k = (y − m) 2 = 152

故得损失函数为

= 14.2

L( y) = 14.2(y − m)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