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牌的社会现象

创造中国名牌,已成为全社会和企业界的共识。名牌既是产品的平象, 也是企业的形象,国家的形象,我国是一个拥有 12 亿人口的大国,有着世界注目的广阔市场,早已在国外名牌企业众目睽睽之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企业必须尽快与国际市场接轨。同时,大量国外著名企业的名牌产品将涌入中国市场,而我国真正具有世界声誉的国际名牌还很少,特别是与国际知名企业的实力相差还很悬殊。这就是我国企业面临的严峻形势。因此,我们要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振兴民族经济,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努力提高全民族、全社会的质量意识和名牌意识,提高全民振兴民族经济的责任感。大力宣传名牌战略的深远意义, 形成全社会积极支持和保护企业创造名牌、巩固名牌和发展名牌的民族自尊和社会优良风尚。

假冒伪劣问题是许多国家市场经济早期发展阶段出现过的一种社会现象。在西方市场经济发展较早的一些国家,假冒伪劣也曾猖獗一时,被称为仅次于贩毒的世界第二大“公害”。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也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热点”问题之一。

据调查,到目前为止,我国几乎所有生产名牌产品的企业都曾受到过假冒的侵扰。假冒伪劣产品以非法手段充斥市场,令名牌产品的声誉一落千丈, 这种“黑色经济”严重危及名牌产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面临这种复杂环境, 企业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要善于运用行政和法律等手段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保卫名牌。

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保卫名牌是全社会的共同目标和责任。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产品由国家统一调配,形象的比喻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那时,主要矛盾不是假冒,而是产品质量差。改革开放促进了市场经济的繁荣,西方拜金主义、利己主义、极端个人主义腐朽的价值观念,在法制还不健全的情况下,乘虚而入。社会上一批不法分子在暴利的引诱下,见利忘义、铤而走险。特别是最近两年似乎有一种糊涂观念,认为实行了市场经济,一切都可以放开,淡化监督和管理成为一种倾向。恰恰相反,实际上同计划经济相比,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社会经济活动更需要施以严密有效的监管。这是

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在世界范围也没有例外。1995 年 2 月 26 日,英国最

享盛誉、并已有 233 年历史的商人银行(相当于美国的投资银行),霸菱兄弟公司(Baring Bothers)倒闭。这就是震动全球的霸菱事件,也许其真相复杂,但引起世入关注的是对金融机构和市场的监管不容忽视。况且,我国的经济体制仍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阶段,一方面法制不健全, 另一方面法制观念淡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比比皆是。这样,完全依靠市场自发的调控来阻断假冒商品的泛滥是不可能的。

打击假冒是要为大批名、优、特、新产品创造一个公正、公平、公开、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华民族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拥有大批世界公认、堪称一流的名牌产品。总之,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保卫名牌,顺应民心,合乎民意,利在当代,功在千秋,是全社会的共同国标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