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一种变动投入要素的生产

任何一种产品产出都要有诸种的生产要素投入,在这诸种的投入要素中,物质要素,资金要素以及劳动力要素是最基本的投入要素。现假定其它投入要素的投入量不变,只有一种投入要素的数量是可变的,研究这种投入要素的最优化使用量,就属于单一可变投入要素的最优利用问题。这类问题在短期决策中经常遇到。例如,在短期内现有厂商的厂房,设备都无法变更, 要增加产量,只有增加劳动力,那么增加多少劳动力才是最优的呢?这就属于单一可变投入要素的最优利用问题。研究这一问题首先需要研究边际产量,总产量和平均产量这三者的关系。

总产量 TP 是指在某一特定时期生产要素所能生产的全部产量。由于总产量随可变要素投入的变动而变动,因此,短期分析中把总产量看作是可变投入的总产量。例如,在我们的分析中,总产量被看作是劳动的总产量,表示为 T,生产函数表示为:

TPL=Q+(L,K)

平均产量 AP 是指可变投入的平均产量,等于总产量除以该要素的投入量,表示平均每一单位可变要素的产量,因此,劳动的平均产量表示为:

APL

= TPL

L

其中 L 代表产品生产中所使用的劳动数量。

边际产量 MP 是指每增加一单位某种要素所增加的总产量,即要素的增量引起的总产量的增量,根据边际产量定义可知,只有可变投入才有边际产量。因此,劳动的边际产量可以表示为:

MPL

= ∆TPL

L

其中△L 代表劳动的增量,△ TPL 代表总产量的增量,如果生产函数表现为连续的生产函数,则劳动的边际产量可以表示为:

MPL

= dTPL

dL

也就是说,边际产量为总产量函数在各点的斜率。

如果生产函为连续的生产函数,我们还可以根据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来表示 T、A 和 MPL。是如何变动的,三者之间是什么关系,如图 11—13 所示。

在图 11—13 中,横轴代表可变投入劳动的投入量,纵轴代表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曲线 TPL、APL、MPL 分别为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从图 11—13 中可以看到:第一,随着劳动量的增加,最初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都是递增的,但各自增加到一定程度之后就分别递减。因此从图上看,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都是先上升后下降。第二,边际产量曲线和平均产量曲线一定要在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相交;在相交前,平均产量是递增的,这时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 在相交后,平均产量是递减的,这时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在相交时,平均产量达到最大,这时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第三,因为边际产量是总量曲线的斜率,所以,当边际产量为最大时,总产量曲线处在拐点位,即 L= L0 时的总产量,当 L<L0,时,边际产量递增,当 L>L0,边际产量递减:当边际产量为零时,总产量达到最大,以后当边际产量为负数时,总产就会绝对减少,即当 L<L0,时,边际产量为正,总产量增加;当 L=L1 时,边际产量为零,总产量最大;当 L<L1 时,边际产量为负,总产量减少。

从图 11—13 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现象:当不断增加一种可变投入数量时,最初该要素的边际产量递增,后来这种要素的边际产量又递减。这在经济学中被称为边际报酬递减规律(the 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returns)。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被用于要素投入产量之间关系的短期分析中。这一规律可表述如下: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其他要素数量不变,持续增加一种要素的数量,最初边际产量递增,当该要素增加到一定限度后再增加该要素的数量,边际产量递减,甚至最后为负。这一规律强调:技术水平不变;当一种要素的投入量变动时,其他要素的投入量不变。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从生产实践中得出来的,在农产品生产中表现最为突出。

根据图 11—13 所显示的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微观

经济学将短期分析中的生产分为三阶段,如图 11—13 所示。

第 1 阶段为可变投入的平均产量递增阶段,即劳动投入量 L<L2。在第I 阶段中,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劳动都能增加平均产品,因而边际产量高于平均产量。这表明,相对于投入量不变的固定投入资本来说,劳动投入量太少, 一部分资本没有被充分利用。因此有理性的生产者不会停留在这一阶段的生产上,他会增加可变投入劳动,扩大产量。

第Ⅱ阶段的起点为平均产量的最高点,即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的那一点,第Ⅱ阶段的终点为总产量的最高点,即边际产量等于零的那一点。在第Ⅱ阶段,L2<L<L1。既然有理性的生产者不停留在生产第Ⅰ阶段,也不停留在生产第Ⅲ阶段,那么,他必然停留在生产的第Ⅱ阶段。在第Ⅱ阶段生产中, 生产者究竟选择哪一点,这一问题的解决不仅取决于生产函数,还取决于成本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