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国际分工发展变化的特点

国际分工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15 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和16、17 世纪手工业向工场手工业的过渡,为国际分工的形成创造了条件,而

18 世纪后半期到 19 世纪中叶机器大工业的建立为国际分工起了重要作用。大工业使生产资料、生产过程和产品都已完全社会化了。包括行业分工及区域分工的复杂分工体系必然创造出相应的市场。当分工和市场超出国家和民族的范围,就形成了宗主国(当时主要是英国)与殖民地间的国际分工。

19 世纪末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国际分工的发展阶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这一时期出现了第二次科技革命),垄断代替了竞争,垄断资本主义通过资本输出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日益扩大到殖民地、半殖民地,造成其经济的单一化和畸形化,从而使宗主国与殖民地、工业国与初级产品生产国之间的国际分工日益加深,相互间的依赖也进一步加强。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国际化及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资本主义国际分工体系也最终形成了。

从二战结束至今是国际分工进一步发展深化的阶段。在这一阶段,由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爆发及随之而来的生产力的迅猛发展,传统的国际分工体系已经和正在发生变化。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分工已逐步让位给以科学技术、现代生产工艺为基础的分工;产业部门间的分工已让位于产业内部的分工;市场力量自发调节的各部门。各企业间的分工,已发展成为由跨国公司所协调的企业内部分工;从垂直分工过渡到水平分工,这一切都说明国际分工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生产力已大大超出了国家的界限,在世界范围内更加灵活地发展,各种机制开始进入世界市场和生产领域。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新的科技革命及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国际分工表现出与以往不同的一些特点:

第一,在国际分工格局中,工业国与工业国间钠分工居于主导地位。二战前,工业制成品生产国与初级产品生产国间的分工居于主导地位,其次才是工业国与工业国间的分工。战后科学技术和经济的迅速进步与发展改变了战前的国际分工格局,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分工逐步发展为以现代化工艺、技术为基础的分工。

第二,各国间工业部门内部分工有逐步增强的趋势。二战前,在工业国家问的分工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各国不同工业部门之间的分工。二战后,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原来的生产部门逐步划分为更多更细的部门;在越来越多的生产领域中,以国内市场为界限的生产,已经不能符合规模经济的要求, 因此,在一国国内部门之间的分工向部门内部分工发展的同时,越来越多的部门跨越国界,形成国际间的部门内分工。

第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工业分工在发展,而工业国与农业国、矿业国问的分工在削弱。从国际分工产生到二战前,殖民主义宗主国主要从事工业制成品的生产,而殖民地、附属国和落后国家则主要从事

以自然条件为基础的农业或矿产的生产;战后由于科技革命和跨国公司的经营活动,某些工业产品的生产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出现了高精尖工业与一般工业的分工,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分工。

第四,参加国际分工国家的经济所有制形式发生了变化。二战前,参加国际分工的国家主要是以私有制经济为主的资本主义类型的国家。二战后, 随着一批社会主义国家的成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一统国际分工的时代结束了。为了发展生产力、实现经济现代化,社会主义国家广泛深入地参加国际分工。

第五,国际分工的机制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从国际分工产生到二战前, 资本主义国际分工形成与发展过程的机制,一是殖民统治,二是垄断与资本输出,三是价值规律下的市场自发力量。二战后,国际分工的机制发生了较大变化:殖民统治力量大大削弱;跨国公司作用大大加强;出现了有组织的“协议式”国际分工,如跨国公司所组织的跨越国界的分工。

第六,国际分工从有形商品生产和贸易的领域向服务部门发展,而且相互结合,渗透的分工在发展。

总之,国际分工的发展受许多因素的影响。社会生产力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自然条件则是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人口、生产规模和市场制约着国际分工的发展;资本的国际化是国际分工深入发展的重要条件;国际生产关系决定着国际分工的性质;上层建筑可以推动或延缓国际分工的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