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人员的分工
对于企业内部的劳动分工,特别是直接参与生产过程的工人的劳动分工,已经有大量的研究和论述,在生产实践中也屡见不鲜,关于分工问题, 亚当·斯密在他的《国富论》中就有论述并且对于分工的效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随着生产规模日益扩大,生产过程日趋复杂,管理工作愈来愈被人们所重视,从而对于分工理论有了更深的认识。法国的管理学家法约尔就认为分工不仅可用于技术性的工作,同样也可用于管理方面的工作。一方面,为了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保障组织的正常运行,需要进行大量的管理工作, 这并不是单个人能够胜任的;另一方面,管理也需要讲求效率以充分发挥管理的效能,而个人的能力又是有限的,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因此,分工对于管理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分工原则和基本方法, 对于管理过程而言,也是基本适用的。但管理活动毕竟与生产活动的性质不同,管理人员的劳动存在着许多与工人劳动不同的特点。
- 管理人员的劳动一般不直接创造物质财富,而是接收、制定和转
达具有信息作用的文件,为产品生产创造必要的条件,或调节产品的制造过程。
-
管理人员的劳动大部分是脑力劳动。
-
管理人员的劳动无法直接进行数量统计,其劳动的手段和方法不能精确作出规定,因此很多管理岗位很难制定定额,而只有规定工作量。
-
管理人员,特别是居于领导地位的主管人员以及工程技术人员的
劳动创造性较强,他们的劳动一般不是执行性劳动,重复少。一个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会出现,同时不同问题的解决方法又不同,而且时间和空间的不定性较强。
由于管理活动的上述特点,使得管理人员劳动分工与企业内一般劳动分工在形式上虽然相似,也有三种基本类型,但在内容上有较大差别。如表 3
—1 所示。
表 3 — 1 管理劳动分工
职能分工 专业分工 |
技术分工 |
---|---|
直线行政领导 厂长、车间主任、班组长 生产技术管理 产品设计、生产工艺、生产调度、 |
按业务等级标准和职务、职称等级标准确定每类专业人员的 |
质量检查、设备管理、物资供应等 |
业务等级或职务、职称等级。 |
经营计划管理 计划、销售等 |
如职务可分为厂长、副厂长、 |
成本财务管理 财务、会计、统计等 |
总工程师、总经济师、总会计 |
劳动人事管理 工资、调配、技安、培训等 |
师等,科员分为一、二、三级, 工程讲述人员的职称可分为高 |
党政工团工作 宣传、组织、政工等 |
|
总务后勤管理 生活福利、警卫、消防勤杂等 |
工、工程师、助工、技术员等。 |
分工使得组织中形成了众多的工作岗位。对于企业而言,既有生产工作岗位,又有管理工作岗位。同时,生产人员的分工与管理人员的分工既相似, 又存在不同之处。本章所要讨论的职务设计将利用分工原理的基本方法对管理人员的分工,即职务设计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