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安感”与“恐惧感”
另一个常见的实验,就是在长方形木箱中央装设电流板,在另一边放进一双正值发情期的公老鼠。这只在箱子里四处走的老鼠,不久就知道隔板呈通电状态。即使如此,这只公老鼠急于满足性欲,明知隔板装设电流,仍照样横冲直撞,以找到母老鼠发泄性欲。
这是一种剥夺状态,由于有满足性欲的动因(直接动机),导致诱发性越高,冲向目标(在此实验中是母老鼠)的力量也随之提高。
就动物而言,食物、水、性三者都是诱发性极高的目标。就人类而言, 食物、水、信息才是诱发性最高的目标。假若呈现上述事项均受围剥夺的状态,就会产生迫切想拥有的“正面诱发性”;相反地,假如遇上“负面诱发性”高的目标,则完全丧失行动力。
假如换了人类被放入箱子里,有空腹状态下的人,也会不顾一切冲向在电流板那头的食物。一旦填饱肚子以后,食物就变成了负面诱发性目标。
按照上述说法,像学习“个人电脑”、“英语会话”都可说是负面诱发性目标。也许有人认为,“工作”是负面诱发性最高的目标。
使一个人提升负面诱发性目标,只有两种方式。
第一,就是前述的精神饥饿状态的形成;一般处于精神饥饿状态下,不安与恐惧感将伴随而来,通常到达此一状态,人会为了弥补心理的空虚而勇往直前。
另一种情况,就是让现况呈现纠葛状态。例如做不到就会被炒鱿鱼;或是受到减薪待遇,在遇到这类进退两难的情形,也会使人下定决心去达成目标。
这就是由考勤或是奖金等因素,产生的诱发性目标。一个人一旦有心学习,必定因动机提升而增强学习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