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里藏有一本账——教学大纲和教材体系

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各个学科的教学任务制定的教学指导性文件。教学大纲是编写教科书的依据,也是教师领会教材,选择教学方法和组织全部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为了讲好课,我反复学习中学生物教学大纲,“吃”透精神。根据大纲的精神,对教材体系进行系统的分析,就教材体系的整个内容,做到横向知识分类,纵向知识连贯。

横向知识分类,就是把教材中某项知识,根据大纲的要求,分别排出重

点知识、必需知识和一般知识。重点知识是指本单元教材中的主体部分的关键内容。从生物课程来看,结构和生理是重点知识,结构是为理解生理功能奠定基础的,因此,在教学中应围绕生理功能,把生理知识作为重点中的重点。必需知识不像重点知识那样起着直接的作用,但对学生的生活或是对后面的学习,仍然起着一定的关联作用。它们有的是对重点知识的扩大和加深, 有的是有关联系实际的知识。一般知识只需作一般性的了解。在一般知识中, 有些内容从科学知识本身来看虽然很重要,但大纲未作要求,因此也列为一般知识。现将有关知识的分类情况,举例如下:

内容/重点知识/必需知识/一般知识

种子/种子的结构、种子的成分、种子的萌发、休眠和寿命/种子萌发的状况/幼苗出土状况与确定播种深度的关系

叶/叶的结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叶的形状(叶片、叶脉、单叶和复叶、叶序、变态叶)/叶镶嵌,秋季叶片变黄或变红的原因,阳生叶和阴生叶

内容/重点知识/必需知识/一般知识

原生动物/草履虫的形态结构,草履虫的生理/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动物和植物的主要区别/草履虫的采集和培养,其他原生动物

蜜蜂/蜂王、雄蜂、工蜂的形态特点和生活习性,蜜蜂的复杂行为,蜜蜂生殖和发育的特点/蜜蜂的群体生活,分蜂,膜翅目的主要特征/养蜂的经济意义,赤眼蜂在昆虫卵里营寄生的重要作用

人体泌尿系统/排泄的概念,泌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尿的形成/泌尿系统的卫生/尿的排出

遗传物质/基因和 DNA,DNA 的双螺旋结构,DNA 的复制/基因突变和人类分子病/DNA 和蛋白质的合成

纵向知识连贯就是把各个阶段的知识,以生物的基本特征作为一条基本线索,贯穿起来。初中阶段的植物学和动物学知识,侧重于生命现象。高中阶段的生物学知识,则侧重于生命活动的共同规律和内容。教学大纲指出: 初中和高中两个阶段所学的生物学基础知识,既有所分工,又互相衔接。高中生物学是初中生物学知识的综合、概括和提高。为此,我在处理初中和高中两个阶段的知识关系上,以生物的基本特征为线索,在贯穿这条线索时, 把握了不同年级的要求层次。例如,学生对生物的基本单位,细胞知识的认识。首先,在学习植物学时,知道了植物细胞在光学显微镜下的显微结构及其功能;其次,在学习动物学时,了解了动、植物细胞的区别;再次,在学习生理卫生时,进一步了解到人体细胞的多样性。到了高中阶段,通过生物学教学,可以把学生的认识提高到亚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又如,在初中的植物学教材中,虽然没有出现生命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这个极其重要的概念,但实际上在植物学课中讲到种子萌发时,有关营养物质的转化和呼吸作用的加强,及以后讲授的“根对水分的吸收”、“根对无机盐的吸收”、“叶的光合作用”、“叶的呼吸作用”等内容时,我都围绕着“新陈代谢”这个概念,讲授了一些基础知识。又在讲授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关系时,对这些知识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即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具有相互依存的关系。同样,在动物学课中,通过对各门动物的消化、呼吸、循环、排泄等生理内容的讲授,也让学生对动物的新陈代谢有比较深刻的理解,“新陈代谢”这个概念,是在生理卫生课中集中形成,并在高中生物学中再加以概括提高的。

再如,关于“遗传”和“变异”的概念,在讲植物进化的原因时,向学生提到:为什么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呢?这里阐明:因为任何一种植物的后代与它的亲代总是基本相似的。这种现象,就叫做“遗传”。亲代与后代或者后代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别,这种现象,就叫做“变异”。但到了讲授高中生物学时,则揭示了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遗传和变异的物质基础及其规律性。 “吃”透了大纲精神,掌握了教材体系,使整个生物课的教学过程循序

渐进,前后连贯,互相呼应,互相联系,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符合大纲和教材的要求。

(二)眼中要有教学对象——了解、指导学生

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觉地、积极地参加学习的过程, 是师生双方统一活动的过程。因此,我们既要研究教师教的规律和方法,又要研究学生学的规律和方法。尤其是对后者的研究更为必要。因为只有在教师的“教”这个外因的作用下,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这个内因的作用, 使他们既喜欢学、又善于学。我的具体做法是:

  1. 抓学习目的性教育

学生由小学进入中学后,他们对学习生物学有种种想法,有的学生拿到新的教科书,就如饥似渴地翻阅起来。他们谈到,在小学上自然常识课时, 老师经常让他们观察动、植物。这些学生,对生物课是很感兴趣的。有的学生则无所谓,他们认为课程表里既然安排了生物课,那么总是要学习的;还有的学生认为,生物课不重要,爸爸妈妈关照过,进入中学后,一定要学好语文、数学、外语课,生物课只要过得去就行了。学生有不同的思想,就必然会在学习上有不同的学习态度。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对象,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帮助他们排除思想上的障碍,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变被动为主动。我深有体会,每门课的绪论课,是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的好时机。所以,我是很重视讲好绪论课的,充分备课,找大量参考资料。上课时,从生物与人的衣、食、住、行的关系,从分子生物学、仿生学等现代生物学的发展,对四化建设的作用等方面,阐述了生物课程的主要内容,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学习这门课,对人们生活,社会发展有什么现实意义? 这样,一开始就吊起了学生的“胃口”,激发起他们对生物学的极大兴趣, 从而为树立起为四化建设而学的信念打下基础。在明确了学习目的基础上, 向学生们提出:“认真听课、仔细观察、积极思考、刻苦钻研、灵活运用” 的学习要求,就易于为学生所接受并得到贯彻。当然,学习目的性的教育, 不是只靠一次绪论课就能完成的,还需要使之贯穿到各章节的教学中去。结合教材内容,介绍国内外生物科学的新成就;组织学生观看生物教学电影; 参观自然博物馆、植物园、动物园;介绍中外生物科学方面的伟大科学家, 如李时珍、达尔文等,为了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毕生从事科学研究的生动事例,从而扩大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热爱生物科学的热情,使之产生对学习生物知识的强烈的求知欲。由于我在生物教学中重视了对学生的学习目的性教育,尽管当前生物课还不是主课,但我所教的学生大部分学习态度端正,学习积极性相当高,效果也相当好。效果的表现不单纯是反映在学习成绩上,更重要的还在于,通过学习目的性教育,使学生在头脑中树立起从小爱科学,长大攀高峰的崇高理想和雄心壮志。

  1. 抓学习方法的培养

对学生进行目的性教育的同时,还必须重视对学生进行有关学习方法的

指导和培养。在教学中,往往在考查前的复习课上,有的学生会要求教师按教科书的顺序划出重点,然后去死记硬背来应付考查。死背书的方法是教学中最忌的方法,特别是生物学科。它将严重地妨害学生把生命科学知识真正学到手;更有碍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为了对四化建设事业接班人负责,不辜负人民给予的重托,我决心扭转学生这种不良的学习习惯,把培养学生的科学的学习方法,列入重点教育内容,通过抓学习方法的培养,使学生摆脱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掌握理解后记忆的符合科学的学习方法。例如,我在指导学生观察生物时,对不少学生单凭好奇心,走马观花地看了一眼就算了的现象,及时进行纠正,并指出这样的观察方式,是不可能通过感官,获得直观的知识或数据的。要求他们树立认真仔细、积极思考、实事求是的正确态度。根据生物学科的特点,在观察中,应注意的几个方面是:第一,生态系统,即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间的相互关系;第二,生物体的形态结构与生理机能的统一;第三,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在指导学生观察图片或模型时,要求学生弄懂各种切面的方向以及放大比例等关系。观察平面图时, 要建立立体的概念。在学生观察生物后,我还要求并指导他们怎样记好观察记录,自行设计图表、写小论文等等。在生物课上,指导学生广泛地观察生物,只是一种手段,目的是让学生观察各种生物后,增加感性知识,通过思考,上升到理性认识,获得正确的概念。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不是简单地采用教师宣布结论的做法,而是要求学生自己作尝试性解释。这样做,从全班范围来看,尽管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所得结论有正确的,有片面的、错误的,但通过集体讨论、讲评,集思广益,最终都能得到正确的结论,从而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思维能力。这样,学生对获得的概念或结论,印象深刻得多,掌握的知识牢固得多。在学习方法上,我还强调阅读教科书,自觉养成预习的习惯。对学习成绩优异的同学,帮助他们总结学习经验,并利用课堂、班会、黑板报、学习园地介绍他们的经验,使他们中好的学习方法及时得到推广。由于我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后,学生们普遍获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并在学生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1988 年教师节,有个班级同学给我的贺信中是这样写的:“虽然现在您已经不教我们了,但我们还是时时记起您为我们上动物课的情景——生动的讲解、严格的要求,在我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今,我们只要想起您,便自然而然地想起了许多难记的名词——分类上的,主要特征的,器官的⋯⋯我们惊喜地发现,我们竟记得那么牢,至今未忘。这不正是您辛勤栽培、教育的结果吗?我们决不会辜负您的期望,我们一定会努力学习,准备为四化建设多作贡献。”同学们在贺信中表达的感情是真诚的、恳切的,作为一名生物教师的我,深受鼓舞。

  1. 抓基本技能的训练

生物学科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在教学中必须通过大量实验,使学生对生命现象及其本质有所认识。不仅应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实验内容,还应克服困难、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多做些实验。为了做好实验,取得预期的效果, 就要训练好学生做实验的基本技能,在一定的期限内,达到规范化的要求。学生的基本技能不过关,必然会使实验流于形式,甚至出现科学性错误。例如,学生在观察细菌三态的装片时,操作的显微镜的目镜镜头没有对准,而是对着载玻片和盖玻片之间的缝隙,把脏物当细菌;有的学生在观察自己制作的细胞简易装片时,把气泡误认为是细胞;有的学生在解剖蚯蚓时,基本

功不过硬,一剪刀下去,体壁连同肠壁一起剪开,致使满体腔都是泥。为了做好实验,就必须对学生的基本技能进行严格的训练,以保证实验的质量和效果,对此,我重点抓了显微镜的操作、动物的解剖、简易装片的制作、绘图等方面的基本技能训练。在训练中我的做法是:

  1. 提出目标。首先必须向学生强调指出:掌握基本技能,对学好生物科学的重要性,其目标要求是在一定的期限内,通过考核,要达到操作规范、熟练。这样做,对学生的鞭策作用很大,促使他们平时能高标准、严要求投入训练。我们用开放实验室的办法,让他们在课余时间继续操作,一直到达标为止。

  2. 端正态度。学生对基本技能的操作训练是很感兴趣的。开始时,有的学生敢于大胆动手,但比较粗心,有的学生胆子很小,特别是在解剖动物时,缩手缩脚。我向学生提出要胆大心细,并及时表扬一些操作符合要求的学生。每次实验前,要做思想工作,如解剖蟾蜍前,就有必要解除学生的种种顾虑,使其胆大心细地投入实验操作的全过程。

  3. 从严训练。在基本技能操作的训练中,只有从严要求,才能达到规范化,提高操作速度。为帮助学生尽快地掌握操作技能,在备课时,结合学生容易忽视的方面,我把复杂的操作顺序编成简单明了、容易记忆的使用、操作须知,便于学生记忆运用,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

使用光学显微镜须知使用低倍显微镜:

①对光要准

a.物镜要对准通光孔; b.光圈要打开;

c.反光镜要转向光源采光。

②装片内的观察目标要对准通光孔

③调节焦距要准

  1. 眼视物镜,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渐渐下降,至物镜接近玻片;

  2. 眼视目镜,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渐渐上升到所观察的物体清晰为止。

使用高倍显微镜

①先将低倍物镜选准的目标,移至视野正中

②换用高倍物镜

③用细准焦螺旋调节焦距

在训练学生使用显微镜时,我特别要求学生学会两眼观察,能同时绘图。提醒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是倒像,上下左右是相反的,移装片时, 应向相反方向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