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优化组合各种教学方法
教无定法,教要有法,贵在得法。教学方法的选择,尽管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但是其中决定性的因素是教材。备课时,要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确定的教学目的和学生实际,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要以能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为准绳。应该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基础、思想政治素质,遵循教学原则与学生认知规律,根据学校的设备条件、自己的特长来选择设计教学方法和指导学生的学法。这里不能墨守成规,要改革创新。但是,应该处理好改革与继承的关系。重视改革不等于否定传统。朴实无华的传统教学经验要发扬。不能追求形式上的花哨而忽视课堂教学中的实效,更应注意避免随意性。不论采用哪种教法,都应该以启发式的教学思想为指导。
在生物教学的诸多教学方法中,根据生物学科本身的特点,在当前重视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同时,就高中生物学的教学实际讲,重视图示教学法的研究十分必要。生物图是生物教学的第二语言。图文并茂,以图代文,是现行生物教材的一大特点。例如,原高中《生物》乙种本有插图 63 幅,现行高中
《生物》必修本有 104 幅;原初中《植物学》中有 212 幅图,现在九年义务
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生物》第一册(上)增至 312 幅。前几年高考中结合生物图方面的试题占的份量也不少。所以,要提高生物学科的教学质量,使学生很好地掌握教材中的有关内容,必须重视图示教学法的研究,改进和加强生物图的教学工作,充分发挥生物图的作用,培养学生识图、用图和绘图的能力。
生物体的有些形态、结构,如病毒、真核生物体的亚显微结构,在中学目前的实验条件下,是无法用感官直接感知的。有些生理过程中的一些变化, 也只能通过生物图来帮助学生了解。但是,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发现出版的教学挂图不能满足教学需要。例如,一幅教学挂图中往往同时展现与几个知识点有关的图形,展出前不加处理就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这就有必要通过重点仿制来弥补这一缺陷。因此,生物教师学习、掌握绘图技能是实施图示教学法,提高生物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有些表示某种生理过程的图解(例如光合作用、能量代谢、能量流动的图解)单靠课前仿制好,然后带到课堂上去用,效果并不理想,必须边讲边画。有的图还要增补改画(如 RNA 的合成),这样才能更好地集中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的视、听两种感官的作用, 使黑板上的图解过程与讲解内容完全吻合,增强教学效果。
为了加强生物图的作用,还要根据教学内容,辅以模型、标本,使平面的图立体化,使学生对有些立体图也能理解得透彻些。例如,细胞器的形态结构,蛙胚的发育,DNA 的空间结构,等等。有时也可借助投影等电教手段, 采用电影的“特写”手法,强化学生对某种生理过程的认识。例如,讲到减数第一次细胞分裂中染色体变化时,可把具有两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和一般的体细胞,分别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和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行为图绘制在同一张胶片上投影放大(见图 1),引导学生相互比较,从而使学生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启发思维,增强辨析能力,发展智能。
另外,在新课讲解和复习过程中,还可就图设计些思考题,借图发挥, 就图设疑,引导学生进入问题情境中,促使学生把有关的
有丝分裂中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图 1 有丝分裂中期与减数分裂中期染色体的比较
知识串联起来,通过联想、分析、对比、综合、归纳,找出正确答案,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高中生物的总复习阶段,可以设计如下思考题:
根据图 2 填写有关内容:
-
图示①和②的结构中所含的化学成分是 和 。
-
写出发生在该图所示结构内的重要生理活动的总反应式:
图 2
-
图中号码所示的结构是:① ② ③ ④ 。
-
图示结构中含有的少量遗传物质是
。这个事实说明生物的有些性状的遗传是通过 来传递的。
以此来引导学生把细胞、新陈代谢和遗传方面的知识联系起来复习。教师有计划地结合学生学习实际来处理,除了可收到上述效果外,还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此外,根据生物图采用填充补遗、改错订正的方法来强化它的作用,更可以增强学生的辨析、应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