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 3

表 3 - 图1

  1. 展示探索目标

这是教学过程的第一环节。教师的行为主要是向学生提出要探索的目标,即课题或问题。学生的行为是明确学习目标,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使自己的学习兴趣和思维及早激发。探索的目标应以教学大纲为依据,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提出;目标应具有科学性、可探索性(有一定的探索价值)、量力性(高而可攀)和启发性。展示目标的常用方式有问题导入、实物导入、讲故事导入等。例如,有关光合作用几个实验的探索总目标可以这样导入:早在 1773~1796 年间,科学家们做了许多科学实验,进行深入的研究,发现绿叶具有一个重要的生理功能,叫做光合作用。那么,什么是光合作用?光合作用进行的条件有哪些?光合作用的原料和产物又是什么呢? 今天我们像科学家发现真理那样,通过做几个实验来探索光合作用的奥秘。

  1. 引导探索

这是师生为达到目标而进行的较长时间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获得接近目标的感性认识,是教学过程的主要环节。

教师的行为主要有:一是提供学生的认知材料,即实验材料、仪器用具、药品试剂,以及辅助性教具,如挂图、图表、影像资料等。二是提供学生的认知线索。如出示实验指导(板书提纲),学生实验前的教师指导性谈话等。三是指导学生实验操作。如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时教师要巡视,对遇到操作困难的个别学生给予辅导。

学生的行为主要有:熟悉教师提供的认知材料和认知线索,按照要求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实验结果,获得接近目标的感性认识。

这一环节对教师的要求是,提供的认知材料和认知线索应根据提出的目标精心设计和选择;认知材料应准确、清晰、完备;对学生的认知和探索活动,教师既要放手让学生独立活动,又要适时引导。

  1. 获得结论

这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一步,是师生达到探索目标的教学活动,在认识上由感性到理性的第一次飞跃。

教师的引导主要是启发、诱导、点拨、归纳、小结、板书等。学生的行为,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积极思维,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推断,得出结论,表述和记住结论。

一般情况下,不难的结论应由学生自己得出;较难的结论,教师应有必要的引导、点拨,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可由教师归纳小结。结论应准确、全面、抓住本质。

例如,“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当学生观察到叶片上有的部分变成蓝色,有的部分不变蓝色,接下来学生要对此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推断

得出结论时,教师可以这样引导:为什么叶片有的部分变成蓝色而有的不变? 生答:学习种子成分时,知道淀粉具有遇碘酒变成蓝色的特性。根据淀粉这一特性可以说明未遮盖部分的叶片内有淀粉产生,而遮盖部分没有。师问: 为什么有的部分叶片内有淀粉,而有的部分没有呢?生答:夹叶夹部分的叶片见不到光,不能产生淀粉,而其他部分的叶片见到了光,产生了淀粉。师问:这个实验可以说明什么?得出什么结论?经学生议论、教师归纳小结得出: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板书)。这种分步引导的方法,对刚入中学不久的初一学生来说是适宜的。

  1. 测试反馈

这是学生巩固知识,并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环节,实现由理性再到实践的第二次飞跃,以达到迁移、升华的目的。

教师应精心设计联系实际、属于“理解”、“运用”层次的测试题,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测试反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和错误进行补教工作。学生的行为,根据测试题的要求进行分析、综合,以口头、书面的方式作答。

测试题应具有科学性和灵活性。对学生的问答,特别是有创见性的见解, 要给以肯定和鼓励;对有答错的学生除给以补教纠正外,也应勉励学生增强获取知识、提高能力之心,激发他们继续探索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