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

教材是教师教学、考查的依据,又是学生学习的依据。教材编写的依据是教学大纲。它是编者根据党的教育方针、教学计划和中学生的培养目标, 经过多次反复研究而制订出来的。教学大纲中规定了中学生物教学的总目的、要求和总原则,还规定了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方面的内容。我们只有通过钻研,深刻领会大纲精神,才会对学生在各年级学习阶段中在知识、

技能方面必须达到的程度心中有数。教改的形势在不断发展,教材是相对稳定的。我参加工作以来所接触的教材几经变动。在每次使用新教材之前,我都重视熟悉教学大纲,寻找有关教材编写、修改、使用说明方面的文章学习; 反复通读教材,吃透编写意图,明确总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教学原则和对两类知识的不同要求;明确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内容和范围。近几年来,还注意学习、钻研国家颁布的考试说明、省编的教学目标和会考纲要, 然后结合本校各届学生的实际,明确每节课应该达到的教学目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知识的前后联系,在有关章节以至全书中的地位和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从而使自己对讲授的深、广度做到心中有数。如高中《生物》第一章细胞部分的有丝分裂知识是学生学好第三章“减数分裂”及第四章“动、植物个体发育”部分知识的基础,而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熟练掌握程度又会直接影响对第五章中遗传规律知识的学习。从这些知识彼此相关的联系程度来分析,尤其应该特别重视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地学好第三章中关于“减数分裂与有性生殖细胞的成熟”这一节内容。对这一承上启下的知识重点、难点和关键,必须从学校设备条件、学生素质实际出发,从课时分配、教学手段的调度上给以足够重视,设法突破。

近年来,在钻研处理教材中还有一个正确处理好教学大纲、教学目标与会考纲要的关系问题。教学大纲是国家根据培养目标而确定的,它指出了中学生物教学的目的、要求,确定内容的原则、安排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但教学大纲只是从宏观上对教学起管理作用。所以,如果仅仅依靠教学大纲, 在教学中有时会把握不住教学内容的深度和范围,往往从深从难要求以至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教学目标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它使教学大纲更加明确具体。它具有全面性,注意到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是平时教学中必须与教学大纲一起经常研究参考的文件。省编会考纲要主要涉及文化知识领域,仅为其中可测的部分,所以不能用会考纲要中提及的目标内容来取代以教学大纲为依据而制订的教学目标进行教学。否则就会影响教学活动的开展,完全变成应试教学而忽视对学生素质的培养。

在钻研教材的同时,相应的配套练习也应该充分考虑。但是,应该注意立足基础,围绕重点。基础知识要反复练。例如,第五章遗传部分,为了使学生熟练地掌握有关的基本概念、原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的推理能力, 增强运用遗传知识解释遗传现象的能力,还要相应地增加一些练习,或开设专题练习课。练习后及时收批,组织讲评,加强这方面的解题指导,明确规范要求。

教材的相对稳定性和科技的迅猛发展是矛盾的。平时应注意科技的新进展,及时适度补充。如 1993 年 5 月重印的高中《生物》必修本上刊载的我国

已经建立的自然保护区,据 1989 年底的统计共 606 处,另据 1993 年底中央

电视台在“环保 20 年”的报道中,已达 700 多处了,这一鼓舞人心的消息, 我在讲课中就及时传递给学生。为了讲清有关内容,有时可对教材适当改组; 课本中的概念叙述是否可在文字上重新组织也有必要结合实际进行研究。例如,在讲高中《生物》第五章“遗传的物质基础”部分,我就把 RNA 的化学成分、空间结构及其合成,提前安排在讲 DNA 的化学成分、空间结构、复制以后讲解;初中《生理卫生》中关于“组织”这一基本概念的定义要求学生在书上添上“结构”一词,原文就改成:“组织是由许多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细胞和细胞间质共同组成的结构。”当然,对待教材应持严肃态度,不能任

意乱砍乱加,否则就不能达到中学生物教育的目的、要求,就会影响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