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课堂练习题生物的变异(一)

■高三 班学号 姓名 成绩

一、基因突变

  1. 基因突变是指 ,是由于 DNA 中核苷酸 、 和 的改变而产生的。

  2. 基因突变举例

  1. 碱基置换引起的突变

  1. 碱基插入或丢失引起的突变[上课,课前先写出板书:

第二节生物的变异(一)基因突变

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的基本特征,是生物界最普遍的现象之一]

师:现在开始上课。上周进行了期中考试,考了遗传和变异这一章中的遗传部分。今天要开始学变异这一部分。

[指向板书“生物的变异”]

师:请大家把课本翻到第 142 页。现在先讲第一个问题:基因突变。

师:前面学习了有关遗传的内容,学习了遗传的基本规律,是一个规律、一个规律地进行研究。学变异的内容,也要一个类型、一个类型地进行研究。

我们已经知道,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的普遍特征,这个特征,也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例如,我们走进校园,就能看到各种各样的植物,大家也能辨别这是菊花,这是凤仙花,这是什么花等等,生物具有代代相传的稳定性, 这些就是遗传的现象。但是,在各种各样的植物中,像在各种各样的菊花中, 拿一种菊花的品种来讲,能不能找到两朵一模一样的呢?你们比过了没有? 假如你们比过了,就一定会发现是找不到两朵一模一样的,这种个体之间的差异就是变异。因此说,变异和遗传是生物界最普遍的规律。

变异是生物界最普遍的现象,为什么这样说呢?比方说,在人当中,你能不能找到两个人是一模一样,以至于完全认不出来的情况?

[学生插话:有,双胞胎]

师:喔!即使一对双胞胎,是不是绝对一样,无法辨认? [学生插话:不,处久了还是认得出]

师:对,还是有差异的。那么不是双胞胎呢? [学生插话:没有]

师:对,是找不到的。又如,外面看到的悬铃木,它的树叶能不能找到两片完全一样的?不管怎样是找不到的。因此说,我们可以用这么一句话来概括:生物界是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生物。

[板书:生物界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生物]

师:变异是生物界最普遍的现象,请大家课后去检验一下是不是这样? 我们讲,变和不变的关系是: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正因为这样,

生物界才不断地出现变异,生物才会进化,这个变异就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下面我们就像学习遗传规律那样,从现象到本质来学习变异的规律,并且把这个规律应用到实践中去。

课文第 142 页这段内容,按理讲,大家自己学是没有困难的,现在还是大家结合发下来的练习题,一起来学习。

遗传规律有各种类型,变异规律是不是也有各种类型呢?这个问题就从课本第 142 页的这段引言来研究。现在请一位同学来读这段引言。

生:[朗读]“生物的变异与生物的遗传一样,也是很复杂的。在生产实

践中常有这种情况:在田间选择穗大、粒多的变异植株,把它们的种子种下去,下代的植物体有的保持了穗大、粒多的特点,有的却不能保持。这是什么道理呢?原因是:变异有的是遗传的,有的是不遗传的。如果性状的变异仅仅由环境条件引起的,不是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这样的变异就不能遗传。例如,仅仅由于肥料充足而出现的穗大、粒多性状,它们的后代就不能保持同样穗大、粒多的特点。如果性状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 那么,这种变异就能够遗传。遗传的变异有三种来源: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是指由于基因的重新组合而发生变异,这已在自由组合和连锁互换规律中讲过了。下面重点讲述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师:好,请坐下。

从这段引言里看出,生物变异的类型有两种:一种是由于环境条件的变化引起的变异,这种变异叫不遗传的变异;另一种是由于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变异,这种变异叫能遗传的变异。

[板书:一、变异的类型:1.不遗传的变异;2.能遗传的变异] [出示高秆大穗的水稻标本]

师:这是水稻。在一般稻田里,在田岸的两旁往往可以看到有一些水稻长得高些,就像这种秆高穗大的水稻。把这种秆高穗大水稻的种子种下去, 它的后代都会长得好吗?这就不一定了。假如能够满足原来的条件,它会长得高,穗也会大。假如不能满足原来的条件,它就长得矮,穗也小。这说明高秆大穗的这种变异是不能遗传的,原因是这个变异是由于环境条件变化引起的。

能遗传的变异是由于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这种变异有几种类型呢? 请一位同学来回答。

生:有三种类型: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师:对,有这三种。

[随着学生回答,板书: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

师:关于基因重组,前面学习遗传时,学习了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基因的连锁和互换规律,这两个规律都会引起基因的重组。今天来研究基因突变这个问题。

[板书:二、基因突变]

师:从语文角度,请一位同学解释一下基因突变是什么意思? 生:基因突然变化。

师:可以这样来理解。下面进入科学的分析。[出示 DNA 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师:现在我们看:这是 DNA 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基因就在 DNA 分子上, 基因是 DNA 分子的一个片断[用手截比一个片断],而且是有遗传效应的片断。假如这一片断的结构发生变化,也就是说产生了基因突变,这种基因突变能遗传吗?——能。

[板书:基因突变产生能遗传的变异]

师:那么,怎样知道基因发生了变化呢?——基因突变是通过性状的变化来观察的,也就是说,是通过表现型来观察的。

[边讲边板书:观察:性状——表现型]

师:举一个例子:刚才上课前,大家看了一幅图,图中有一个母亲的手指呈鸡爪形,她生下的五个孩子,个个的手指也都是鸡爪形,而且个体之间

也各有差异,这是基因突变的一个例子。

[出示高秆水稻和矮秆水稻的干制标本]

师:现在,大家来看这两个水稻品种。这是高秆水稻,50 年代大部分农村都是种这种高秆水稻。这是矮秆水稻,现在农村里普遍种植这种矮秆水稻。这种矮秆水稻的原始品种是 1956 年由一位广东农民培育出来的。当时他在“南特-16 号”品种中,发现了一棵突变型的矮秆水稻。它长得特别矮。这位广东农民就是从这棵水稻培育出“矮脚南特”水稻的新品种。后来还由此育成了许多矮秆水稻品种。这种水稻可以抗倒伏,因此,现在农村里普遍栽种它。这就是发现了变异,并在实践上加以运用的例子。

我们在学习遗传规律的时候,知道了果蝇的杂交实验,已知野生的果蝇是红眼的,在摩尔根的实验室里,红眼的果蝇经过几代遗传以后,绝大部分是红眼的,后来,发现少数雄果蝇是白眼的,这就是突变。

[用投影幻灯机投影果蝇的白眼突变图,如图 1 所示]

师:这个白眼的突变,经过研究以后,才知道是染色体发生变化,而且是性染色体上的某一个点,这就是基因发生了突变,是不是?

雄果蝇发生白眼的突变,它的根源是基因突变。

上面讲了水稻、果蝇的种种变异现象,我们现在已从现象逐渐深入到本质。

[板书:现象:水稻:高秆→矮秆;果蝇:红眼→白眼]

师:现在再举一个红细胞的例子:人的血液是红色的,这是因为红细胞中含有血红蛋白的缘故,血红蛋白能携带氧气。在国外,特别是非洲地区, 有一些人患了一种血液病,这种人身体非常虚弱,在缺氧的条件下,会出现头痛,耳朵流脓,脾脏肿大,甚至红细胞会破裂,造成严重贫血,往往引起死亡。经过医生检查,发现在缺氧条件下,红细胞携带氧气的能力降低了, 把这种人的红细胞和正常人的红细胞进行比较,发现红细胞变成了镰刀型, 而不是圆盘状,大家看这个图。■

正常型红细胞和镰刀型红细胞的外形比较图 2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病因图解

[用投影幻灯机投影正常型和镰刀型的红细胞外形比较图,见图 2]

师:这种病经过研究,终于查出了是血红蛋白出了毛病,血红蛋白是由四条多肽链组成,二条是α链,二条是β链,β链上面有一个氨基酸出了毛病。大家想想,一个氨基酸出了毛病,能不能往上推,查一查氨基酸变化的原因?这是可以的。大家可以查课本第 111 页的“遗传密码表”,并且结合发下来的练习题中的“碱基置换引起的突变图表”,请大家做这个练习,看谁做得快。

[2 分钟练习]

师:大家都查出来了吗?正常的是谷氨酸,异常的是什么呢? 生:缬氨酸。

师:对,缬氨酸。好,下面再进一步深入到突变本质的揭露:仍以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为例来说明。

[板书:人的红细胞:圆盘形——镰刀型]

师:出现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原因是什么?能不能推算出来? 生:由于基因发生突变,因此表现型也产生了变化。

师:再详细点讲,是什么意思?

生:是碱基发生变化,就是 DNA 上 GAA 变成 GTA,这就使氨基酸发生变化,因此蛋白质发生变化,最后导致了表现型的变化。

[用投影幻灯机投影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病因图解]■

师:从这个图解可以看出,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根源是一个遗传密码发生了变化。现在大家可以看课本第 143 页第一段,基因

突变的概念怎么讲?

请一位同学读课本第 143 页第一段。

生:[朗读]“基因突变是指染色体上个别基因所发生的分子结构的变化。它与染色体变异不同,在现有的光学显微镜下是看不

见的。”

师:好,请坐下。大家把基因突变的概念写在练习题中的“基因突变” 这一题中。从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 DNA 分子结构上的个别基因发生变化, 能够引起遗传密码的变化。

[板书:三、基因突变的分子基础。DNA 上个别基因分子结构发生变化] 师: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一个氨基酸发生变化,原因是碱基发生变化,

遗传密码由 CTT 变成 CAT,也就是说碱基的顺序发生变化。这个顺序的变化是由于 DNA 上碱基 A 被碱基 T 置换引起的。

[板书:探究:遗传物质——基因型。实质:遗传密码变化(碱基顺序改变)]

师:现在请大家想一想,上面是一个碱基发生变化,是不是碱基的变化只有这一种形式?不是的,可以变几个。例如可以插入一个碱基,也可以丢失一个碱基,等等。请大家看练习题碱基插入或丢失引起突变的题目。

[用投影幻灯机投影 DNA—mRNA-氨基酸的转录和翻译关系图■

师:从这个转录和翻译的关系图就可以看出,遗传信息通过信息 RNA 的转录再翻译为氨基酸。大家看练习,假如在第一组碱基 CAT 中,在 C 的后面插入一个碱基 C;假如在第二组碱基 TAG 中丢失一个碱基 T,那么,这两种情况将使翻译出的氨基酸发生什么变化?请大家一边做一边查,看谁做得快。 [学生迅速进行练习,教师巡视相互答话,用投影幻灯机投影插入碱基 C

的 DNA—mRNA-氨基酸的转录和翻译关系图■

师:请大家对照自己的练习看这个图。由于插入一个碱基 C,翻译出的氨基酸都发生了变化。

[师生讨论,解释上图,用投影幻灯机投影丢失碱基 T 的 DNA-mRNA-氨基酸的转录和翻译关系图]■

师:请大家再对照练习看这个图,由于丢失一个碱基 T,翻译出的氨基酸也都发生了变化。

[师生讨论,解释上图]

师:从这几个例子可以看出,由于个别碱基出了毛病,使遗传密码重新编排,最后导致蛋白质的氨基酸发生变化。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碱基变化的基本情况:置换、插入、丢失等等。由于这些变化,就引起了多肽链上氨基酸的改变,从而导致了性状

的突变。

[边讲边板书:基本方式:1.置换;2.插入;3.丢失——碱基。多肽链上氨基酸序列改变——生物性状的突变]

师:那么,基因突变又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呢?下面我们就研究突

变的原因。

[板书:四、基因突变的原因]

师:以上我们讲的水稻等一些突变的例子。这些突变都是发生在自然界,而且是普遍存在的。这种突变的原因是一些自然的因素。

[边讲边板书:突变在自然界普遍存在]

师:自然界里产生突变的因素是什么?到现在为止,可以说还不完全了解,只是像在高山、沙漠等地区,产生突变的频率就比较高。通过人们的研究,一般认为是由于一些理化因素的影响产生的。这些因素主要有辐射、化学物质、温度、病毒等等。

[板书:原因:一些理化因素,包括辐射、化学物质、温度、病毒⋯⋯] 师:这些因素都会引起染色体上个别基因的突变。但是,在自然界里产

生的基因突变总的来说,频率是很低的。请看,课本第 143 页第 9 行末:“据估计,在细菌中,大约一万到一百亿个细胞中才会产生一个突变的细胞。在高等生物中,大约十万到一亿个生殖细胞中才会有一个基因突变。”

[边讲边板书:频率极低]

师:而且,从效果来看,这种突变是比较微弱的,往往是有害的,大部分是隐性的。[边讲边板书:效果:微弱、有害、隐性]当然,也有极少数是显著的,有利的,显性的。[边讲边板书:显著、有利、显性]自然界里产生的这些突变,就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板书:(大多),(也有)]

师:假如说,人为的采用一些理化因素,来诱发基因引起突变,这样突变的频率就高得多,这种突变就叫人工诱变。人工诱变可以应用在生产上, 用来培育形成一些新的品种,具体内容将在后面有一节课来学“人工诱发育种”。

[板书:人工诱变,可以增加频率,培育新品种] [下课铃响]

师:今天就讲这些,大家回去以后,仔细读一遍课文,抽些时间把练习题上未完成的一些题目做好。下一节课把这份题目再带来,还要继续使用。

好,下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