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 5 概念同化的三种学习方式

/类属学习/ 概括学习/ 比较学习

相关概念关系 / 新概念是旧概念的派生或相关类属概念/ 旧概念是新概念的从属概念/ 邻概念、相反概念和并列概念

旧概念作用/ 固定作用/ 基础作用/ 参照作用

概念学习关键/ 把握新旧概念相关联的部分,把新概念纳入原有概念体系/ 在若干从属概念基础上,归纳和概括出新概念/ 比较分析相关概念之间的本质区别和联系

学习效果/ 掌握新概念,扩展或深化旧概念/ 掌握新概念,明确旧概念的归属/ 掌握新概念

  1. 运用概念的主要形式

运用概念在概念学习过程中具有着重要意义。实践表明,无论以哪种途径和方法来学习新概念,持续时间长学生会产生枯躁的感觉,学习的积极性和效率也会逐渐降低。但是,一旦教师引导他们将获得的概念运用于实践, 其学习积极性大增。更重要的是新概念在反复运用的过程中,其内涵不断得到丰富和深化,有利于学生更加全面和深刻地理解概念,充实和完善他们的原有认知结构,善于联系实际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运用概念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引证具体实例来说明概念内涵和外延; 二是运用概念来解决实际问题。可用图解说明如下,见图 6:

■图 6 概念与实践相互作用的图解

例如,学习细胞渗透吸水概念后,引证置于清水中的萎蔫菠菜会变得硬挺,而放入浓盐水中的鲜嫩黄瓜会变得皱缩等生活实例,能够起到深化细胞渗透吸水概念的作用。又如,因一次施肥过多,使盆栽君子兰叶片出现“烧苗”现象,科学地阐明发生“烧苗”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合理措施并确认其可行性,都涉及到灵活地运用细胞渗透吸水概念。

运用概念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时,通常在概念教学完成后,鼓励学生主动地广泛接触有关事物, 在感知过程中找出问题的要害,发现和明确地提出问题;然后,搜集与问题有关的资料,分析所提出问题的特点和条件;进而确定解决问题的原则、途径和方法,并且通过实践加以验证。例如,学习细胞渗透吸水概念后,提出怎样测定细胞液浓度的问题,并设想在质壁分离及复原的实验基础上,尝试用一组不同浓度的蔗糖液,依次诱使洋葱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然后根据初始分离的蔗糖液浓度,便可推测出表皮细胞液浓度,实验证明这项解决问题的具体实验方案是正确的。

(五)形成性测试的尝试和应用

形成性测试是布卢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的教学程序之一,是在单元课题的教学结束后,以该单元知识点为基础,对学生在能力目标上达到的程度进行系列测试,并通过一套系统的反馈——矫正程序,把师生注意力集中到

预期目标应该具备的特定知识上,最终使大多数学生达到教学目标要求。几年来,我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进行的形成性测试的尝试,以及普遍使用的情况如下:

  1. 形成性测试的具体实施过程

形成性测试的实施过程大致包括:编制明细规格表、测试编制、测试及评价、反馈与矫正等程序。

  1. 编制规格表。即前面提到的分类表(见表 2)。

  2. 测试编制。指挑选和拟定试题、确定题型,编制试卷及答案纸等。试卷必须包含分类表中列出的全部知识点,每个知识点至少有一个对应的题目。若某知识点(如

    DNA 复制)在能力目标的各级水平均有要求,其挑选和拟定的题目应体现出显著的区分。一次测试一般控制在 20 分钟左右,为了方便作答和评价,题型多采用单选型选择题、填充或简单陈述题、识图作答等。试题的编排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即保持与分类表中知识点编码顺序的一致性。一个单元课题的形成性测试,通常编制 2~3 份平行试卷,平行试卷中同一个知识点的命题材料应不相同。此外,答案纸也有特殊要求。

  3. 测试及评价。测试应在单元教学结束后立刻进行。在分发试卷的同时,发给学生两张相同的答案纸,在一张答案纸上作答完毕,再重抄一份答案;然后,一张交给老师使用和管理,另一张留作评价时使用。评价由师生共同完成,通常是教师宣读标准答案,同学间在答案纸上作标记,然后统计出答案的正确率。

  4. 反馈和矫正。评卷完成后及时统计学生达到掌握程度的人数,一般将正确率达到

    80~85%的视为达标。对达标学生予以充分肯定和赞许,对尚未达标学生,要求他们采用自我矫正性措施弥补学习缺陷,2~3 天后参加第二次测试。此外,教师要统计每道试题的错误率,对大多数学生出现的共同错误,教师对全班进行针对性辅导;对个别学生的错误,除自我矫正外,教师做好个别辅导。采取反馈-矫正措施的学生,通过第二次测试一般均达到预期目标。

  1. 形成性测试试验及认识

为了求证形成性测试对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性,我在 1989 年 4 月进行了形成性测试试验研究。测试试验以《遗传物质及其作用原理》为内容,共有4 个班参加,其中一个班为试验对照班。全部试验包含三次测试,对照班只参加 C 卷测试,试验班的试验设计方案,随着试验进程及平均值差异 t 检验数据,进行比较灵活的具体安排,以便于鉴别反馈-矫正程序对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

对测试试验的原始数据,除统计正确率外,还统计平均分数和加权平均分数,标准差和相对标准差。分数平均值反映出每班分数的集中优势;标准差反映出每班分数的离散程度。为了班级之间进行比较,还做出相关班之间平均值差异显著性 t 检验。测试试验的统计量值综合概括(见表 6 和表 7) 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