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怎样做到启发性教学

我考虑再三,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更没有什么新招可言,还是“老生常谈”吧!

  1. 认真备课

我指的备课是包括备教材和“备”学生而言的。备课要在认真钻研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备教材。具体一点说,从全书到每一章节,以至每堂课的教学目的和任务都要明确,教材的重点和一般要求要分清(哪些是一般了解的, 哪些是要理解的,哪些是要应用的),教学过程的设计要精心,采取的教学方法要得当。备课是一项艰苦、复杂、具有创造性的劳动,备课的精心程度与教学效果往往是一致的。如果不精心备课,而要想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那是不可能的。“备”学生也就是要了解学生,要了解学生已经理解和掌握了哪些知识,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否浓厚,学习的态度是否端正,智力的状况怎样等等。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有的放矢,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 启发性的提问

课堂教学要真正体现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作用。那么,在进行启发性教学时,师生双方都要处于兴奋状态,教师要有针对性地经常提出一些富于思考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提出的问题要有明确的目的性,要经深思熟虑,切忌随心所欲。要多给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和时间,不要怕课堂纪律乱或为了赶教学进度而“草率收兵”。如果只是教师主动地讲、学生被动地听,尽管教师自己觉得头头是道,学生却仍有可能听得莫名其妙,教学效果肯定好不了。

  1. 启发性的讲授

迄今为止,我不知道中学生物教学有多少种教学方法。但我很赞成“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学得法”这句话。而谈话法和讲授法恐怕仍是目前生物教学不可缺少的教法。在进行讲授法和谈话法时,要把知识点(或基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揭示清楚,把知识点和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串联起来, 只有这样,学生获得的知识才是系统的,而不是零碎的;是真正理解和掌握的,而不是死记硬背和容易遗忘的。切忌把自己扮演成切蛋糕的把式,把知识犹如切糕,一块一块地“切”给学生。

  1. 知识要不断更新

且不说什么“知识爆炸”,对于教师来讲,随着生物科学的不断发展, 生物科技的新成就不断涌现,光靠吃“老本”是不行的。教师需要在不断学

习中吸收新的知识,使自己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得到补充和更新。

教师自身知识的补充和更新,倒不是要把自己懂得的知识一股脑儿端给学生,而是有利于“居高临下”驾驭教材,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游弋自如。这要防止两种倾向:一种是教师脱离了教材,随心所欲地大侃特侃,侃得神乎其神,大有故弄玄虚之感,这是要不得的;另一种是紧扣教材,照本宣科, 干干巴巴,令人听起来索然无味,这也是要不得的。

值得注意的是,90 年代的青年学生,思想解放,善于思考,爱提问题, 有的问起来大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劲儿(这多半是好学生),如果教师头脑中知识不充实,知识面不宽,知识的点又不深,学生有问题问教师,教师来个一问三不知,那是多么尴尬啊!

有的老教师曾经说过: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得有一桶水。这真是至理名言,值得我们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