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注意学法指导,引导学生钻研课文

教师集中精力想方设法讲清基本概念,是学生“当堂弄懂、基本掌握” 的先决条件。但是,要达到巩固并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还要引导学生钻研课文。前面提到教科书是教师教学、考核的依据,又是学生学习的重要依据。

我在讲课过程中可以做到不看教案讲课。但是,对书本上重要的概念、规律、原理、结论,总是及时带领学生阅读课文,并且对其中重要的关键性的字、词和符号进行剖析、比较、推敲,要求学生在课本上的相应部位做好记号, 仔细体会,避免产生误解,并且要求学生课外要多复习,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这实际上是帮助学生去分析教材,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实际上,教科书是学生接触最多、利用最广的书籍。但是,往往学生在课外钻研不够,因此这一步骤非常重要。例如,一个细胞周期的概念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这里如果改成“从上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就不对了, 这就不止一个细胞周期了。这往往是不细心的学生容易犯的错误。在精子形成过程中提到的同源染色体是指“配对的两个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如果忽略“一般”两字,就会对以后学习的 XY 性染色体也是一对同源染色体(实际是部分同源染色体)产生疑问了。再如,对“相对性状”的解释,书中告诉我们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这儿的“同种”两字是关键词,要提醒学生注意记住。否则,就难以区别怎样的两种性状才是相对性状。

实验课前要求学生认真阅读书中实验指导,明确目的要求,材料用具, 方法步骤。实验中讲清方法步骤及所依据的原理,教师示范操作,要求学生手脑并用。结束时要求学生认真客观地填写实验记录,绘图,完成实验报告。教师及时批改讲评。对高中生物实验,我还根据书上的实验指导,按程序分段提出一些促使学生动脑思考的问题。以表格的形式在课前印发给学生(见表 1),要求与书中实验指导一起预习,做到实验时心中有底,引导学生集中注意要观察的对象,积极思维,保证实验时按序进行,收到较好的效果。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通过实验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的兴趣及从事生物学研究的一般基本技能,也可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一丝不苟的严谨作风。学生素质上的一些问题,往往在实验课中会充分地显现出来, 只要留心观察,因势利导,也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好时机。教师应该多方设法创造条件,上好实验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