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热爱学生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要教育好学生,首先要热爱学生。“爱生”是我们当教师的最基本的行为准则,是师德修养的核心。对人民教育事业的忠诚, 首先要体现在“爱生”上。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生这种情感会产生支配自己日常行为的选择和趋向的作用。只有热爱学生,才能严格要求学生,从政治思想、生活、学习等方面关心学生,才会有高度的责任心,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才会有严谨的教学作风和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当然,对学生的爱应该是理智的,有明确的目的性和原则性的。在中学或师范学校工作期间,对学生、学员的点滴进步,我会由衷地感到欣慰,学生、学员的独到见解,突出的才能,较快的转变,对自己的信赖,又会使自己加深对工作意义的理解, 激励自己更好地从事教师工作。

在“爱生”这一方面,我觉得应注意面向全体学生。提倡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并不意味着可以同全班学生形成亲疏远近的关系,而应根据对象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差生好比“弱苗”,作为“园丁”的我们, 发现“弱苗”应该认真地调查研究,而后给以更好的护理、扶持。要以表扬为主,多加鼓励,使他(她)们茁壮地成长。我在工作中接近差生时,非常注意自己的态度,对他(她)们的学习效果的评价注意不伤害其自尊心。例如,我在阅卷或批改练习中,即使对得分少的试卷,错误率高的练习,也要找出该生学习的成功之处,把可以鼓励他(她)进一步学习的因素找出来,

肯定他(她)们已经取得的成绩,使他(她)们感到学习是可以进步的。当然,对其错误不足之处也应及时给予帮助。但是,我从不过分渲染,即使比较严重的错误,也不用刻薄而生硬的语言当众宣布。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 青少年学生一般都有较强的荣誉感和自尊心,大都处于“心理断乳期”。我们应该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满足他(她)们的荣誉感,维护其自尊心,激励他(她)们的学习热情。如果一味地进行批评指责,势必挫伤学生的自尊心, 给他(她)们造成极大的心理负担,甚至产生逆反心理,最后导致丧失学习兴趣和信心。近几年来,我虽不当班主任,但我仍注意“先为挚友,后为人师”的道理,常下班走走,了解他(她)们在学习上还有哪些困难,从而缩短彼此间的心理距离。这样,长期坚持下去,自然就收到了“以爱动其心, 以严导其行”的效果。这无疑会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1993 年,我担任的高二两个文科班的生物会考成绩,取得了 54.46%的优分率。历年来由我辅导的高三生物学科的高考成绩都较好,这无疑也与我重视情感因素有关。对成绩好的,而且对生物科学兴趣大的学生,热爱之余,应该设法不断扩大他(她) 们的眼界。有时,我不仅向他(她)们作口头介绍,还到图书馆、阅览室借书或杂志,或把自己的书籍等资料借给他(她)们阅读,促使他(她)们有更大的追求和抱负。

教师是学生政治上、思想上的引路人。教师应该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把所任课程的教材中的德育内容有机地纳入备课时设计的教学计划中去,经常地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例如,多年来我注意结合生物教学,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一是结合有关教材,讲述我国历史上突出的生物学和医药学方面的成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我国在爱国主义教育方面提倡“爱我中华”,实践证明,要使学生“爱我中华”,必先让其“知我中华”。现行教材,虽然也有一点这方面的事例,但光讲这些事例,是远远不够的。我在教学中,常结合教材增补一些内容,通过课堂教学或课外开设讲座、出板报等形式向学生介绍。二是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阐述我国生物科学和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情况,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对学生进行热爱共产党和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这方面要注意做有心人, 注意不断积累资料,而后结合教材,选择科技发展中的一些突出事例,通过对比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讲解。三是结合乡情、国情教育,激发学生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的热情,培养革命的远大理想。认识我国国情是使学生正确观察和思考问题的一个基点。为了使学生了解我们学校所在地——奔牛地区解放前的医疗卫生状况,了解解放后这一地区的医疗卫生事业的成就,我曾经走访奔牛地区医院,请他们介绍情况,在他们那里查阅地方志中有关医药卫生事业的记载,向他们索取文字资料来查阅和摘抄,而后结合有关内容向学生介绍。由于我讲的是在他(她)们成长过程中,发生在他(她)们身边的事情,不仅是亲耳所闻,而且是亲眼所见的事实。所以,学生感到格外亲切、深刻。这实际上是一种更为实际、具体、生动的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方式。高中生物学中的生态知识方面,教学大纲要求讲我国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生态平衡、自然保护等知识。这是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培养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的好教材。每当讲到这里,我总是适当展开一些,增补一些材料, 使他(她)们认识到我们伟大的祖国土地辽阔,气候多样,物产丰富。但是,

我国是个具有 12 亿人口的大国,人均资源并不丰富,决不能再像以前那样, 宣扬“地大物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观点,用只顾近期经济效益的做法来对待我国的自然资源。正确的态度是要有生态观点,要宣传、培养生态道德,要有长远意识,要在遵循生态平衡规律的前提下,积极、主动地去改造和保护自然,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使生态系统朝着最有益于人类的方向发展,为我们的下一代,为全人类保护好大自然中经过几十亿年的生物进化历程才形成的各种各样的“基因库”。今后,不管走到哪里,在祖国的任何一个地方,任何一个部门学习、工作,都应记住以往由于缺乏生态观点, 导致破坏生态平衡,珍稀动、植物种灭绝,环境污染的结果。有的物种,尚未被人们认识,就由于人为的破坏而灭绝了,其损失无可估量。

在初中《生理卫生》的“生殖和发育”这一章的教学和复习中,为了使学生形成人口危机意识,正确理解为什么说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从而今后能自觉地执行和宣传国家的人口政策,为控制我国的人口增长贡献一份力量,有必要向高、初中学生说清楚我国的现状。我国建国以来, 人口增长速度超过历史上的任何年代,现在已经达到 12 亿,这在世界上是少有的。根据中国土地资源及人口问题研究组的研究,我国土地最大承载量为15~16 亿人口。如果今后不迅速有效地控制人口增长,我国人口会很快超越土地承载量而爆发人口危机,引起严重的社会问题。向初、高中学生介绍这种国情,是十分必要的。另外,当今带有世界性的粮食、人口、资源、环保等问题的解决,都与生物学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先导之一的生物工程,将直接影响 21 世纪社会经济的变化。21 世纪是生物科学世纪的预言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承认。我国在党的领导下,有社会主义制度和党与人民的支持,虽然生物科学有了长足的进步,有的甚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是,与科技更为发达的国家相比,在不少方面还有不小的距离。祖国人民正期待多种人才迅速成长。为了迎接祖国的未来和科技发展而出现的新的挑战,必须把我国这方面的国情告诉学生,使他(她)们保持清醒的头脑,牢记党和人民的嘱托,勤奋学习,打好基础,今后更好地去完成自己在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和建设祖国、建设家乡的伟大事业中所肩负的历史使命, 做一个自觉的清醒的革命接班人。

随着时代的发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更为深刻了。作为一名生物教师不仅要紧密结合教材实际,激发学生面对祖国大好河山,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产生强烈的自豪感,更要引导学生正视现实,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命运、前途的责任感和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