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实验的类型

从教学过程来看,生物实验可以分为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两类。1.演示实验

演示实验是由教师在全班学生面前操作,使学生及时看到所学习的对象或现象,从而验证、巩固获得的知识。

演示实验的特点是全部实验主要由教师操作,有时也有少数学生做一些辅助操作,而绝大部分学生只是观察,不动手实验。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有些科学知识比较复杂或抽象,学生没有感性知识是不能理解的。教师用演示实验来讲解或验证,学生就比较容易接受、巩固这些知识。通过演示实验,还可以使学生了解正确使用仪器的方法和操作原理,以后独立进行实验时,就会使用或容易学会使用这些仪器。例如, 我向学生讲解植物的蒸腾作用原理时,单靠口头讲述,学生没有蒸腾作用的感性知识,很难相信,也不易理解。如果向学生演示绿叶蒸腾作用的实验, 学生看到从绿叶里确实散出水气,凝成水珠,就容易领会蒸腾作用的原理和意义。以后学生可以根据教师演示的装置,独立进行实验,验证这个作用。

演示实验主要应根据教学的要求来决定,此外,在下列情况中,也往往采用演示实验的方法:

  1. 有些实验比较复杂,学生做有困难;有些实验要用复杂或精密的仪器,或仪器很少,不能组织学生做。

  2. 有些实验比较简单,由教师作演示一下就完成了,不必组织学生去

做。例如,证明呼吸时放出二氧化碳的实验,用玻璃管向石灰水里吹气,澄清的石灰水马上变得浑浊。这类实验如都叫学生做,教学时间会明显加长。

  1. 为节省试剂或材料,有些实验不叫学生去做,教师演示,也能说明问题。例如,证明光合作用制造淀粉的实验,要用酒精溶解叶绿素,让学生做要消耗大量酒精。

在进行演示实验时,教师既要照顾实验,又要使全班学生都能注意力集中,看得到,看得清楚。为此,教师必须注意下列事项:

  1. 演示桌要有适当的高度。如果桌子不够高,可以垫高。不要举起双手进行演示,否则,不仅操作不方便,不能起示范作用,而且双手摇晃,会妨碍观察。

  2. 生物体微细的结构,可以用显微幻灯放大,让学生在毛玻璃上观察。演示实验的好处一方面是和讲解或讲述内容紧密结合,讲到哪儿就做到

哪儿、看到哪儿。另一方面,演示实验,有一份材料,一套设备即可进行, 对目前材料设备的紧张状况是适宜的。演示实验如能配合启发讨论,将大大活跃课堂气氛。

2.学生实验

学生实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绝大多数的实验是上课时在课堂或实验室里进行,也有的要在课外进行。学生实验一般是在教师讲解新知识以后,让学生做实验来验证和巩固新知识。例如,我在讲述了细胞的分裂以后, 让学生做“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也可以先让学生实验,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再讲解新知识。例如,先让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草履虫,然后向学生讲解草履虫的构造和生活。学生实验有以下几种形式:

  1. 边讲边实验

这种课型已经为越来越多的教师采用,也就是把独立的学生实验课内容和新课结合起来进行,学生一面做实验,一面讨论或教师讲解,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我一边讲解花的构造,一边指导学生解剖花,观察它的构造。教师边讲新知识,边让学生观察实验,使学生能及时理解和巩固新知识。

  1. 增加学生独立实验的内容

现在教材规定的学生实验不多,应视为最低要求,可根据实际条件和教学的进度,增加新的学生实验,特别是增加学生自行设计的实验。教师根据教材内容提出课题,鼓励学生设计,归纳出最佳或几个不同的方案,由学生去做,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例如,讲完种子萌发一章以后,我提出:“谁能设计出一套比课本内容更好的种子萌发的实验装置?”这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是极其有利的。

  1. 把课外实验或学生课外活动的实验和课堂教学结合起来

这种方法适用于展示一个过程持续时间较长的实验。对操作简单,需要的时间较长,而又不需使用特殊仪器的实验,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外进行实验。例如,我在讲完茎的输导作用后,用盆栽木本植物演示枝条的环剥实验,课后组织学生继续观察枝条的环剥部分,看以后会不会形成瘤状突起,如果会, 又是怎样形成的。“种子发芽率的测定”、“种子萌发过程”、“蚕的发育”、“青蛙的发育”、“果蝇杂交实验”、“甲状腺激素对蝌蚪发育的影响”等实验,可以作为科技活动内容,要求学生把观察到的各种变化记录下来,并将发育过程不同阶段的实物做成标本,配合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报

告、演示等。这不仅有利于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且活跃了教学气氛, 使课堂学习向课外活动延伸,培养一批课外科技活动的积极分子。

实验教学并不是单纯的一种教学方法问题,而是一个教育问题,应引起生物教师的普遍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