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南南合作的主要领域和组织机构一、南南合作的主要领域

南南合作已扩展到许多经济领域,取得了一定的实践成果和经验。现就

贸易、金融、能源、原料、工业、粮食和农业、科学和技术等主要领域方面合作的进展,分述于下:

(一)贸易

国际经济关系中,最大量、最经常的方式是贸易。加强发展中国家间的贸易合作,扩大发展中国家问的贸易,是南南合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贸易领域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合作开展得最早,也是活动较为广泛的一个领域。发展中国家间不仅双边贸易关系不断发展,而且区域性、区域问的贸

易合作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亚非拉各区域的合作和一体化组织的建立和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南南贸易合作。这些组织在协调政策、统一行动、抵制国际垄断资本压低原料价格, 反对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方西,发挥了积极作用。他们在区域组织内部, 一般都采取了减免关税的措施,同时在资金、人员、商品运输和储存方面, 彼此提供许多方便条件,从而促进了区域内部各国之间的贸易,为发展民族经济开辟了自己的新市场,削弱了发达国家以及跨国公司对第三世界贸易的垄断和控制,增强了自力更生的能力。

从世界范围来看,70 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有所扩大,发展中国家之间贸易发展的速度,超过了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发展速度。在世界贸易额中的比例,也育所增加。

为了把南南贸易合作从双边、区域、区域间进一步扩展到全球,发展中国家,特别是 77 国集团先后召开了多次会议,制定了一些合作计划和方案。

根据该集团的建议,第 5 届联合国贸发大会确定了以下三个优先方面: 1.建立发展中国家全球贸易优惠制。其目标是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在

发展中国家之间对进口商品实行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减让,使发展中国家间贸易增长的速度高于他们同发达国家间贸易的增长。1988 年 4 月 11 日至 13 日,发展中国家全球贸易优惠制谈判委员会部长级会议在贝尔格莱德举行, 当时,即有 48 个发展中国家同意参加全球贸易优惠制协定。

  1. 发展中国家国营贸易组织的合作。通过这种合作,增强它们的谈判力量,使进口来源和出口市场多样化,并扩大原料加工深度。其形式包括联合销售、联合进口、联合储存和运输,建立联合情报中心等。然而,在这方面的行动虽经多次讨论,但实际进展不大。

  2. 建立发展中国家多国销售企业。其目的是为了使这些国家能获得最大的贸易利益,并大量节省各种费用。77 国集团政府专家组已选定了商品清单并经加拉加斯高级会议认可。但这方面的合作仍处在设想和计划阶段。要把设想变成现实,尚需解决许多复杂问题。

除上述三个全球性的优先方面外,为促进南南贸易合作,有关国家也考虑采取一些具体措施。如:为解决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外汇短缺的困难,采取各种形式的换货贸易、补偿合作;双方联合向第三国出口等。这不仅要求在贸易体制上进行一定的改革,同时也要求调整生产结构,建立合理的国际分工。

由 77 国集团和中国联合倡议,1997 年 1 月在哥斯达黎加首都圣何塞召

开了南南贸易、投资和金融大会,来自 77 国集团的 108 个成员国和国际组织

的 300 多名代表出席了大会。会议分析了当今世界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以及新形势下南南合作的前景,并重新确定合作的新战略。

(二)金融

资金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发展中国家在金融领域的合作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多年来,很多发展中国家为促进经济贸易的发展,解决国际收支平衡问题,在双边、区域范围内,进行了卓有成效的金融合作,区域问和全球性的金融合作,也在酝酿和讨论之中。

  1. 多边清算安排,一般建立在区域或分区域的基础上,成员国可不使用可兑换货币来清算贸易,便于它们克服外汇短缺的困难,以推动贸易合作的

发展。

  1. 多边信贷安排,主要是为成员国的国际收支提供贷款,作为国际资金的补充。70 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已通过一些区域和分区域的组织,作了不少这种安排。

  2. 多边发展基金。多半是由石油输出国特别是阿拉伯国家建立的,为成员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筹集资金,提供发展援助。

  3. 区域性开发银行。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区域性开发银行也为成员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资金,并协调本区域各国的发展计划,促进经济一体化。为加强多边主融合作,发展中国家于 1982 年 11 月在墨西哥城举行了经

济合作圆桌会议。会议提议加强区域性开发银行之间的联系。发展中国家还多次提出开展全球性的金融合作,并建立相应的金融机构,主要建议有:

  1. 不结盟团结基金。1973 年举行的第 4 次不结盟国家会议时曾建议建立这一基金,在以后的一些会议上也曾讨论过,但迄今尚未建立。

  2. 南方银行。这是 1972 年 77 国集团第 4 次部长级会议上提出的,以后经过多次会议的研究与磋商,已就银行的宗旨、性质、职能、规模和资金来源等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目前,发展中国家间对宗旨、性质、职能等已无多大分歧,关键在于如何等措银行的资金,这涉及到各国应出资金的份额, 一时还难达成协议。建立南方银行是发展中国家在金融领域中合作的一项重要措施,要付诸实现还要经过一番努力。

在金融领域进行合作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对解决债务问题采取共同的立场和战略。负债最严重的拉丁美洲国家已初步形成了拉美债务国共同阵线, 非洲国家也在协调在债务问题上的共同立场,以求得公正合理的解决。

(三)能源

能源供应是经济技术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前提条件,也是当前世界经济关系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南南合作在这一领域曾蓬勃发展,并取得了重大成果。

由于石油是现代经济的主要能源,发展中国家的石油储量占世界石油储量的 78%,原油生产占世界产量的 51%,因而能源领域里的南南合作主要是通过石油斗争进行的。石油斗争又可分为两个阶段:

  1. 联合斗争的开始和石油输出国组织的诞生。50 年代末期,亚非拉主要产油国为发展民族经济,努力保证并争取提高石油收入。这种要求经济血立、发展民族经济的政策,同当时发达国家压低发展中国家原料价格的掠夺政策的矛盾日益激化。产油国在个别、分散斗争中,日益认识到联合斗争的必要,这就导致了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在 1960 年 9 月诞生。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成立,标志着亚非拉石油斗争已从分散状态进入了有组织的联合斗争,这是南南合作中的一件大事。

石油输出国组织成立后,首先将维护石油价格列为维护产油国利益的主要措施。在 60 年代中,其主要成就为:制止原油标价下跌,从而维护了产油国的利益;支持成员国收回石油资源主权的斗争。

在 60 年代,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产油国在参加全球性石油输出国组织联合

斗争的同时,也同本区域的产油国一道,建立了区域性的联合组织,如 1965

年 2 月建立了拉丁美洲石油互助协会。该协会的任务是促进成员国之间的情报和技术交流,研究石油资源的保护,促进贸易以及成员国在发展计划上的合作。1968 年 1 月建立了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其任务是协调成员国的经

济政策和石油政策,交流情况,创造培训和就业机会,共同建立石油工业项目等。这些区域组织与欧佩克(OPEc)互相配合,彼此呼应,在斗争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1. 震撼世界的石油斗争风暴。60 年代的联合斗争,中心是稳定原袖标价,还没有触及国际石油垄断财团对原油价格的决定权和对石油生产的控制权。70 年代初,石油输出国组织通过反复斗争,打破了国际石油垄断单方面决定原油标价的局面,取得了决定油价的主要发言权。接着产油国又通过参股和国有化两种途径,进行了收回石油资源主权的斗争,这一斗争取得了节节的胜利。

除了石油斗争这一主战场外,发展中国家也在其他种类的能源方面开展了合作。1973 年 10 月,24 个拉美国家成立拉丁美洲动力组织,任务是帮助实现各动力资源工业化,促进拉美地区一体化;非洲国家在利用水力资源、太阳能、风能等再生能源方面进行合作,塞内加尔河流域组织研究如何综合开发水利资源,包括发电,西非九国建立了太阳能研究中心。

(四)原料

许多发展中国家基本上是发达国家的原料供应地。发展中国家在很多原料和初级产品的出口方面一直在世界上占很大比重。在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以原料和初级产品为主,有的国家还依赖着单一产品出口,如一些石油输出国的石油,赞比亚的铜,加纳的可可,毛里求斯的糖等。

在不公正、不合理的旧的国际经济秩序下,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原料和初级产品的价格被压得很低,而他们所需进口的工业制成品价格却上涨得很快。为了掌握出口的原料和初级产品价格的决定权,发展中国家早就进行了联合斗争。在这个领域中的合作形式主要有:建立原料生产国和出口国组织; 争取商品价格指数化和实施《商品综合方案》。

原料生产国和出口国组织。这些组织绝大部分是 60 年代和 70 年代上半期建立的。已成立的有橡胶、可可、咖啡、花生、椰子、胡椒以及磷酸盐、食糖、肉类、本材、黄麻等分区域性和区域性的组织以及以发展中国家成员为主的铜、铝土、铁砂等生产者协会。

发展中国家通过这些组织,协调生产和销售政策,保护、稳定以致提高原料价格,以维护共同利益。一些组织通过增加出口税,规定最低限价,制定生产和出口配额,建立原料缓冲存货手段,以对付不利情况。有的组织, 如橡胶、椰子、黄麻等组织的成员国,还开展了技术合作,以发展生产,提高加工能力。各生产国组织之间,还开展了横向联系,有的组织向另外组织派了观察员,相互沟通憎况。

各原料生产国和出口国组织的斗争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不象石油输出国组织那样明显。主要原因是有些组织成员国范围有限,对该原料或初级产品的控制能力不足,不能左右国际市场;有的组织成员国之间由于内部分歧,不能统一行动;有的国家财政状况不佳,难以建立缓冲存货;有些组织, 如铜、铁砂、铝上等组织内部,还有部分发达国家成员国,使问题更加复杂化。同时,发达国家对原料和初级产品的依赖,并不象对石油依赖那样严重, 使这些组织可能发挥的作用,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商品价格指数化。发展中国家要求在他们出口的商品价格和他们从发达国家进口的商品价格之间,建立起按指数进行调整的关系。当工业品价格上涨时,原料价格也要按指数相应上涨。发展中国家一再提出这一主张,目的

是破除发达国家对制定工业品价格和初级产品价格的垄断权,减少日益扩大的剪刀差。但这一主张一直遭到发达国家的反对,至今没有结果。

《商品综合方案》。这是发展中国家为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解决原料和初级产品贸易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综合解决办法。为了改变原料和初级产品在国际贸易中被垄断的局面,发展中国家曾同发达国家进行多年谈判,谋求逐项解决,但无成效。1974 年,在关于讨论原料和发展问题的联合国第 6 届特别大会上,建立《商品综合方案》作为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的一项重要内容,写入了《行动纲领》。以后,1976 年联合国第 4 届贸发大会通过决议, 确定了该方案的目标、商品范围、国际措施和行动计划等。此后,发展中国家为争取该方案的实施进行着不断的努力。

(五)工业

各发展中国家工业发展是不平衡的,这既给它们之间的合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又为开展平等互利的工业合作创造了机会。

南南工业合作有双边合作(邻国,同一区域的国家或跨区域的国家)和区域合作。这些合作既在工业发展水平相近的国家之间,也包括工业化程度不同的国家之间。南南工业合作开展得最活跃的,还是区域、分区域的组织, 如东南亚国家联盟、安第斯条约国家组织和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等。

东盟各国间工业合作引人注目。他们一面建立共同的大规模的工业企业,一面鼓励在利用当地原料,增加就业机会和在创汇的工业项目中进行合作。其工业合作既有政府间的,又有民间的。安第斯条约组织国家先后制定了包括汽车制造、冶金机械、石油化工、钢铁、电子等主要工业部门在内的工业发展规划,目前有几项计划已经通过。在非洲,分区域的工业合作也在发展。

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已具备了发展工业的基础。他们有大量的资源、充足的劳动力和一定的技术,石油输出国又有较雄厚的资金,工业产品在发展中国家有广阔的市场。只要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遵循互利、互助、互补的原则,甫南工业合作就一定能蓬勃地开展起来。

(六)粮食和农业

发展中国家粮食状况日益严重,除了历史原因和当前不利的国际环境外,也由于很多国家忽视农业生产的发展。面对着日益严重的缺粮问题,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认识到粮食自给的重要性,开始注意调整政策,优先发展农业,并开展粮食和农业方面的相互合作。

在 70 年代的多次国际会议上,发展中国家就决定在区域、分区域范围内签订特惠贸易协定,加速粮食流通,制定有关粮食生产的共同规划,建立粮食储备,以稳定粮食价格。1981 年 77 国集团加拉加斯会议重申,粮食和农业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合作的优先领域,建议在土地、人力、资源方面合作, 提高生产粮食的能力。1984 年,发展中国家在粮食和农业领域全球经济合作会议也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包括:改进对合作项目的协调工作,制订同一区域国家进行农业科学研究的计划,建立从事化肥、农机和农药生产以及农业品加工和贸易的多国公司,建立农业和食品工业研究中心等。

农业生产技术方面的合作也在发展中国家间开展。这些合作包括衣机生产、种子交换、作物培植和粮食加工方面的研究和技术交流。

发展中国家还在粮食方面向急需的国家提供援助,甚至有的受灾国也向重灾国提供粮食援助。这种穷朋友之间的患难相助,充分体现了南南合作的

团结精神。

(七)科学和技术

发展中国家在科学技术领域中的合作是南南合作的重要方面。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合作,包括技术交流、技术转让、人才开发、合作研究和开发、设什和咨询服务等,形式多样,覆盖面广,经济实用,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开展。

发展中国家技术合作的重要条件是互相对需求和能力有清楚的了解,这样才能使技术合作项目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上。目前的问题是发展中国家的技术信息交流不够,而发达国家在这方面占有优势,因此,有些发展中国家的项目,本来可以选择发展中国家的实用和便宜的技术,却选择了发达国家的技术,原因就是信息下灵。因此,发展中国家迫切需要收集和交流技术信息。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其条件应该而且可以比同发达国家之间合作的条件更优惠,使用起来更容易,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其优越性。发展中国家在许多关于技术合作的会议上,曾多次强调优先利用发展中国家的技能和机会,研究制定关于发展中国家专家聘用条件合同的样本,加强各国有关机构问的协调,最大程度利用人力、物力资源,进行双边和多边的科技合作。

上述各领域中具体项目的合作一般采取国际上通行的形式,主要是信贷合作、投资合作、劳务合作、发展援助和补偿合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