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马克思 主义关于国际相互依赖的论断

早在 100 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就已经指出了国际间相互依赖关系的存在:“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①马克思在论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使命时又指出:“一方面要造成以全人类互相依赖为基础的世界交往,以及进行这种交往的工具,另一方面要发展人的生产力,把物质生产变成在科学的帮助下对自然力的统治”②。

列宁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列宁在 1913 年曾指出,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有两个历史性规律,一个是民族生活和民族运动的觉醒, 反对一切民族压迫的斗争,民族国家的建立。第二个规律是各民族之间各种联系的发展和日益频繁,民族壁垒的破坏,资本、一般经济生活、政治、科学等的国际统一的形成③。列宁特别强调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经济上的相互联系,如《在全俄工会中央理事会共产党党团会议上关于租让问题的报告》中说道:“社会主义共和国不同世界发生联系是不能生存下去的,在目前情况下应当把自己的生存同资本主义的关系联系起来”④。列宁对国际经济关系的分析中又曾指出:“有一种力量胜过任何一个跟我们敌对的政府或阶级的愿望、意志和决心,这种力量就是⋯⋯全世界的共同经济关系”①。列宁又反复强调指出:“资产阶级国家需要同俄国作生意。”当时他又补充说道:“同时我们也说过,只要资本主义国家还存在,我们就必须同它们作生意”②。从以上这些精辟论断可见,列宁不仅承认不同社会经济制度国家之间存在着共同的经济关系,而且还指出这种经济关系具有一种巨大的力量。在这个问题上,列宁在理论上的科学贡献不仅在于揭示了全世界的共同经济关系,更在于指出了在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之间仍会保持这种经济关系的论断。列宁在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马克思关于国际相互依赖的论断方面,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马克思主义关于国际相互依赖的论断,可以归纳为如下要点:

一、经济生活的国际化、生产与消费的世界性,各国、各民族的闭关自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第 254— 255 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 卷,第 75 页。

③ 《列宁全集》,第 20 卷,第 10 页。

④ 《列宁全集》,第 32 卷,第 303 页。

① 《列宁全集》,第 33 卷,第 128 页。

② 《列宁全集》,第 33 卷,第 185,186 页。

守、互不相干必然被对外开放和相互依赖所代替。这是世界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

二、意识形态和经济制度的不同,不能妨碍各国之间相互依赖关系的存在和发展。

三、国家之间的依赖关系是相互的,而非单方面的依附。

四、国际相互依赖的内含是多方面的,既包括物质领域的相互依赖,也包括精神领域的相互依赖。

五、国际相互依赖关系必须遵循互不干涉内政、尊重民族主权和平等互利的原则,这是国际相互依赖关系不可动摇的基础。

六、国际相互依赖的深化与发展,必将导致国际经济合作的顺利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国际相互依赖的论断,对于当代国际经济合作的理论与

实际仍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