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当代国际科学合作

60 年代,美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成功地按预定目标第一次把人送到了月球,80 年代美苏两国宇航员在太空握手,应当说,这是国际科学合作最辉煌的成就。

实际上,国际科学合作的学科范围,可以说几乎是无所不包、囊括无遗的。仅从自然科学方面来说,国际科学合作活动频繁的就有:数理科学、化学、天文学、地球科学、生物科学、医学科学、农业科学、工业科学技术、交通运输、航空、航天、环境科学等。

随着国际科学合作的开展,各学科都成立了国际性的专业学术团体或组织,它们为开展国际科学合作提供了组织保证,它们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各种国际性的学术会议,交流各国专家的研究成果及有关科技情报资料,提供各种最新信息,组织各国学者专家现场考察,并对某些重大问题进行卓有成效的研讨,大大丰富了国际科学合作的内容。

国际科学合作的重要性正日益为各国政府和公众所认识。近几年来,西欧各国深感在微电子技术、集成电路和计算机技术上落后于美国和日本,并且认识到,若分散力量单独发展,已无法高速地达到足以与美国、日本相抗衡的水平,于是采取了国际科学合作的方式,联合开发,集中力量迅速突破。例如:德国的西门子公司与荷兰的菲利浦公司,在各自政府的支持下,联合投资 15 亿马克,联合开发 1024K 和 2048K 的超高速、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项目,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当代国际科学合作中,各国除积极参加国际性学术会议外,还时常互派专家学者进行交流访问,讲学,互派人员学习进修,互派人员共同参与项目研究。当代最著名的一些自然科学家,三分之一时间用于参加各种国际学术会议和交流访问,三分之一时间用于担任各大学的客座教授,另外三分之一时间在实验室或研究所工作,因而信息灵通,思路开阔;重视国际科学合作的各国政府也积极为各国专家学者的科技交流创造条件。近年来,科学公园或科学园地、科学城等设施在美国、日本、西欧和前苏联相继兴起,美国现已建成这类园地 80 多个,促进了国际科学合作的发展。许多国家相互签订政府间的科技合作协定,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广泛的科学技术合作活动。因此, 可以断言,当代国际科学合作的发展趋势必然是日渐紧密化、频繁化和多角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