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国际经济关系中的“4C 规律” 第一节 “4C”的基本特征

历史的演进总是伴随着人们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世界进入 20 世纪以后,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随着人类对自身生存环境的认识水平的空前提高,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以更大的规模和更深的程度相互影响交融,国际经济关系中的相互依赖越来越深广。积极地参与到国际经济相互依赖的网络中去,已经不仅是发达国家和民族,而且也是发展中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和民族谋求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

当代国际经济关系的发展变化,无论是从量上还是从质上考察,都有着前所未有的新特点和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怎样从那些变化特征和运动形式中揭示出起着普遍作用的一般规律,这不仅有利于填补经济学科理论研究的空白点,而且对于如何自觉运用这规律为我国扩展对外经济贸易实践,学会对外开放的重要知识经验与方法,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起直到现在,在相互依赖日益深化的当代国际经济关系中,国际经济交往的领域与规模不断扩大,层次更渐复杂,活动也更加频繁。尽管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行为主体(国家、地区、集团、企业、个人等) 有所不同,所追求的目标与利益不尽一样,所起的功能与作用也有差别,但是,从这些行为主体的具体国际经济活动中,我们不难发现其中存在着一些带有规律性的普遍现象,即国际经济竞争(Competition)、国际经济矛盾

(Contradic-tion )、国际经济协调( Coordination )、国际经济合作

(Cooperation)等现象的存在。由于这四大方面都是客观存在,我们称之为国际经济关系中的“4C”规律。

第一,国际经济竞争。

历史实践证明,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对外开放已经成为国际之间相互关系的普遍政策与行为。就一国而言,在对外开放的诸多领域(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发展等领域)中,经济方面的对外开放,参与和发展国际经济关系,是最重要的内容。从根本上讲,国际经济关系的本质是追求本国在国际交往中的利益和比较经济利益。因此,国际经济关系不仅意味着各国之间在经济实力上的竞争关系,也意味着实行对外开放的主权国家要以竞争者的身份进入国际之林,在国际经济竞争的洪流中去不断提高自己的竞争地位和竞争能力,以实现加快本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

竞争是商品经济的必然产物,它并非资本主义的特有范畴,不论社会制度如何,只要有商品经济,就必然会有竞争。所谓国际经济竞争,是指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各个行为主体力图利用自己的长处取得优势的过程。也就是指,不同国家的政府、国际经济组织、企业或个人,为了取得某种经济上的优势而在国际间展开的一种经济实力的较量和自觉的活动。在当今世界,竞争机制已经进入国际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国际经济关系的全过程,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一些新特征。

  1. 国际经济竞争的结构性变化。

首先表现在对手的多元化。过去,国际经济竞争的主要对手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竞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随着亚非拉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崛起与进入国际之林,国际经济竞争的格局发生了深刻

的变化。不仅存在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竞争关系,而且也存在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竞争关系。发展中国家间的竞争关系、社会主义国家与发达国家及与发展中国家间的竞争关系,以及社会主义国家间的竞争关系。其次,表现在国际经济竞争的范围和程度日益广阔与深化。不仅包括国际商品市场的竞争,国际经济竞争已经扩展到生产要素市场的竞争,如资金市场的竞争、技术市场的竞争、劳务市场的竞争、信息市场的竞争,等等。再次,表现在竞争策略的发展变化,尤其是表现在产业结构的发展策略上。例如,在国际投资方面,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发达国家为了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劳动力,逐步把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那些污染环境的机械、化工企业和某些金属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在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大都争取占据高精尖科技领域;与此同时,为了减轻对发展中国家的依赖,发达国家也开始注重对能源、原材料工业和农业的发展。新兴工业国家在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取得优势之后,又不断地促进产业结构的转轨升级, 在电子、钢铁、化工等资金、技术密集型产品方面加强了竞争的实力。广大发展中国家为了避免国际市场上原材料和初级产品价格下跌所造成的巨大损失,也尽力设法调整出口产品结构,提高产品加工深度,增加附加价值高的工业制成品的出口。社会主义国家为了适应对外开放和自身经济的发展,也在不断调整本国的产业结构,增强对外经济竞争的实力。另外,还表现在竞争方式与手段的多样化上。如既有价格竞争这种重要的竞争方式,也有非价格竞争方式,如产品质量竞争、花色品种竞争、技术竞争、服务竞争、广告竞争、商标竞争、信息竞争、信誉竞争等等方式。

  1. 高科技领域的国际竞争日益激化。

70 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微电子技术,激光技术、新材料技术、机器人技术以及生物工程学等方面的突破,一些新的知识密集型生产部门得到兴起, 也为一些老的传统工业部门的改造提供了技术基础。人们逐渐认识到,生产者手中所掌握技术的先进与否,是竞争实力与优势的极为重要的一环。这就说明,离开了科技的进步,离开了科技发展的新成果、新成就,产品的开发和创新即将成为泡影。因此,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谁能先在技术上取得成功, 谁能先掌握高科技领域的支配权,谁就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有优势,就能到国际市场去拼搏和把握竞争的主动权。

所谓知识密集生产部门,指的是那些在产品中的科研和试制费用占有很大比重以及拥有大量研究设计人员骨干队伍的部门。当前,西方主要工业国家在知识密集产品的世界出口额中占有绝对优势。据统计,1965 年,15 个国家(美国、英国、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加拿大、奥地利、比利时、丹麦、卢森堡、荷兰、挪威、瑞典、瑞士、日本)出口的全部知识密集产品价值仅为 164 亿美元,而到 1982 年增长到 2015 亿美元。在战后几十年中,在国际高科技市场上,美国仍然占据着不容质疑的领先地位。但是,随着日本和西欧经济的发展,在高科技产品市场上,日、欧已经成为美国的主要竞争对手,甚至在一系列最重要的竞争能力指标上(产品的新颖度、产品的使用性能、质量的可靠性、提供的服务量等),往往都已超过美国。近十多年来, 最令人注目的现象是,在高科技市场上除了传统的竞争对手外,一些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巴西、墨西哥、新加坡、韩国、台湾省、香港、印度等也积极地投入到这一国家竞争中来。总的看来,高科技和知识密集生产部门的竞争日益激化,这无疑也是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一种进步的趋势。

  1. 跨国公司成为国际经济竞争中的主角。

战后,拥有雄厚经济实力的跨国公司,采用灵活的全球化经营战略和扩张手段,将其经营活动延伸到世界各地和各个经济领域,对生产、贸易、金融等等方面的国际化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在世界经济和国际经济关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特别是,自 80 年代以来,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发生了一些令人注目的新变化。例如,参加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家和企业迅速扩展。除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迅速增长外,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步伐加快,亚洲新兴工业国和地区也不断跻身海外直接投资行列,还有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在开始进入海外直接投资市场。又如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范围也产生了新的变化。过去是由巨型跨国公司独霸海外直接投资市场,而今是众多具有竞争优势的中小企业正积极地跻身跨国公司行列。因此,建立与发展跨国公司,已经成为不同类型国家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共同选择。

  1. 智力投资是增强经济竞争能力的首要因素。

在当今世界,如果排斥了智力投资和科学技术研究,就根本谈不上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日本在战后之所以能够从工业技术落后的地位跃居为生产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电子产品的屈指可数的国家,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通过多种渠道开发智力,进行大量的智力投资。其一,在政府的宏观管理上实施全面战略,建立行之有效的共同规划。二是,重视教育和培训,提供较多的接受教育的机会,促使达到较高科技水平的人才数量日益增多。同时, 重视培训的质量,促使劳动者的素质不断优化。三是,在决定研究的重点、投资战略和教育计划时,优先考虑的目标是那些占据国际领先地位的部门与项目,并使之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四是,鼓励中小企业从事研究与发展, 在欧洲共同市场国家中,研究与发展活动主要集中在几千家大企业中进行, 但日本的研究与发展工作却在中小企业里得到更多的鼓励,而且获得了较高的效益。因此,无论从理论和实践上均可说明,科学技术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智力投资的竞争。教育的普及和提高,人类智力的充分发展与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已被证明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在国际经济实力的较量中,智力投资将在谁胜谁负中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

第二,国际经济矛盾。

任何一种国际经济行为都反映了该行为主体(国家、企业或个人)所要追求的价值、利益和目标。在这些价值、利益和目标的实现过程中,各行为主体之间必然会遇到这样或那样不一致的问题,因而发生摩擦、冲突,甚至对立,这些都是经济矛盾的表现形式。国际经济关系中的矛盾是普遍的、大量的、经常性的存在,一个矛盾解决了,另一个新的矛盾又将出现。这不仅是由于不同的国家、民族、集团或企业在谋求自身经济利益时共同面临着有限的资源和市场,而且也由于各种非经济因素(如政治、外交、军事、宗教、习俗乃不同文化意识形态等)都可能导致国际经济矛盾的产生。

在当前的国际经济关系中,存在着许多错综复杂的矛盾。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矛盾,主要表现在美国、日本、西欧国家之间的市场争夺战、投资战和科技战。在南北经济关系中,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严重恶化,国际收支失衡,外债负担沉重,与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等,这些矛盾, 不仅严重阻碍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而且也对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非常不利。追根究底,这些矛盾的产生都是由于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所造成。

因此,打破国际经济旧秩序与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世界经济繁荣与根本改善国际经济关系的核心问题。在国际经济竞争中,发展中国家问也存在一些经济矛盾问题。除少数国家而外,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缺乏资金和技术;由于经济结构与发展水平比较相近,在商品生产上往往形成这些国家之间的产品重叠,发生相互争夺市场的现象;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生产和流通领域的基础设施匾乏,能源、交通、通讯、服务以及金融等系统的设施不够健全;再加上意识形态、文化传统、宗教信仰和内外政策的差异等非经济因素的影响,这就给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带来不少实际困难与问题。但是,只要发展中国家一方面坚持自力更生发展经济,另一方面通过协商,不断寻求南南合作的新领域、新形式、新步骤,可以相信,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交往中的矛盾和问题定将获得妥善的解决。

第三,国际经济协调。

所谓协调,包含着调控、调节、调解、协商等意义。国际经济协调是指国际经济关系中不同经济行为主体,为了解决相互存在的矛盾与问题,通过对话协商、联合会谈、双边多边谈判、经济外交、政府首脑会议、国际调解、国际仲裁和国际司法等等方式进行协调,以求得协商一致的一种机制。

国际经济协调作为一种国际经济机制,它的开始应当追溯到联合国及其经济社会发展组织的建立。在 60—80 年代期间,随着经济国际化的发展,实现国际经济协调机制作用的国际组织又相继应运而生,如石油输出国组织、77 国集团、东南亚国家联盟、美加自由贸易协定、西方七国首脑会议,以及国际之间的商品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组成的国际经济组织,如国际可可组织、国际咖啡组织、香蕉出口国联盟,等等。国际经济协调的内容主要包括经济发展目标的协调、经济指标的协调、经济信息和经济政策行动方面的协调。80 年代以来,国际协调的领域发展迅速,不仅包括国际贸易、国际信贷、国际投资、国际科技、国际劳务、国际发展援助等经济协调方面的问题, 而且已涉及到全球性共同发展的利益问题,如环境保护、生态平衡、人口控制、禁毒、制止国际恐怖主义、消灭爱滋病及癌症等疑难疾病等。所有这些问题,只有在国际范围内加强国际协调,才有可能寻找避免导致危机的解决办法。随着国际经济协调机制的不断运行与完善,不仅有利于日益加快经济国际化的过程与促进世界经济持续而稳定的发展,也更有利于促进国家经济合作的发展。

第四,国际经济合作。

关于国际经济合作的概念,在本书第一章中已论及,这里不再重复。需要强调的是:(1)从宏观来看,国际经济合作是国际间不同经济行为主体(国家、集团、经济组织、企业等)为了实现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组合与配置) 的一种有效的经济机制。这种机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国际经济关系运行中出现的新事物,它是世界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与结果,是经济生活国际化的必然趋势。(2)国际经济合作所研究的“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是指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直接移动,它是国际经济合作的实质和主要内容。诚然,商品的国际移动(商品输出入)也蕴含着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但它只是反映生产要素的间接移动,远远不能取代生产要素直接移动的功能。(3)根据生产要素国际移动的特点,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内容与方式应当包括:国际投资合作、国际信贷合作、国际科技合作、国际劳务合作(国际工程承包、劳务输出入、国际旅游、来料加工和来料装配等)、国际经济援助、国际租赁、

国际信息与管理合作、国际资源开发(包括建立开发区与开发自然资源的开发活动)等等方式。(4)开展国际经济合作的国家,必须是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主权国家。因为,只有主权国家才有可能坚持平等互利的原则,才能保护合作关系中的主体权利;只有坚持实行对外开放,才能使一国经济与整个世界经济连接在一起。其次,一国的对外开放包括许多的方面和层次。从经济上看,它不仅包括商品的跨国界流动,还包括生产要素的跨国界流动。所以, 我们在研究和制定对外开放的决策时,不应只考虑对外贸易一个方面,应同时关注如何加强国际经济合作有关领域的开展,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改善我国在国际分工和整个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才能充分利用国际经济合作这一有效的国际经济运行机制,促使国民经济向着良性循环的境况发展。(5)国际经济合作的项目领域广泛,权利与义务关系复杂,且合作的期限较长,需要有保护双方权利义务的法律规则,签署一定的协议章程或合同。否则,合作各方的积极性和项目的实施就难稳定维持。(6)国际经济合作已经成为国际交往中、国际论坛上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在国际之间广泛开展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对于改革旧的国际经济秩序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都能起到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