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事业的兴起和发展

(一)对外承包和劳务合作兴起的国内和国际环境

① 关于劳务一词,在国际上还没有统一的概念,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国际收支的分类方法,通常将农业、矿业、工业以外的其他行业,即第三产业划为劳务,如交通运输、邮电通讯、金融业、保险业、旅游业、咨询业等等。这些行业为外国入服务的收入以及其他到国外就业的劳动力收入、在国外的投资收入和利息收入等作为该国的劳务出口收入。

中国的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合作事业,是在 70 年代后期国内和国际的一定历史条件下兴起的。

  1. 外部条件

60 年代,世界经济比较稳定。许多发展中国家取得政治独立

后,着手进行经济恢复和建设,随着投资的增加以及资源的开发利用,经济有了迅速发展。据世界银行统计,1965—1973 年,半数以上的发展中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在 5—7%,将近 30%

的国家年均增长率达 7%以上。②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转机使他们具备了进行多种经济合作的条件。

70 年代中期到 80 年代初,国际承包劳务市场空前活跃。1973—1974 年

和 1979—1980 年国际石油市场原油价格两次大幅度上涨,使石油输出国的石油外汇收入急剧增长。阿拉伯石油输出国随即投以巨额资金,在本地区掀起空前的、大规模的经济开发和建设高潮。但是,这些国家缺乏劳动力,技术力量也不足。这种情况吸引了众多的国际承包工程公司和数以百万计的外籍劳务人员,西亚和北非地区便成为世界最大的承包劳务市场。与此同时,阿拉伯石油输出国还增加了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援助。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统计,1975—1982 年间,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的官方发展援助总额达到 582 亿美元,平均每年 73 亿美元。上述因素,对于 70 年代末、80 年代初国际承包劳务市场的繁荣起了积极的作用,据美国《工程新闻纪录》杂志报道,1980 年世界上最大的 250 家国际承包公司在国外的合同额为 1083 亿美元,1981 年达到 1299 亿美元,1982 年为 1231 亿美元。国际承包劳务市场出现的这一形势,也为中国的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合作事业的兴起,客观上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1. 内部条件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劳动力资源非常丰富,经过 40 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已形成生产门类齐全、具有一定物质基础的国民经济体系, 拥有各行各业的工程设计施工和建筑力量,且实力雄厚。从 50 年代到 70 年

代,我国曾派遣了大批技术人员、工人和医务人员分赴亚非拉和欧洲等 50 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加了许多项目的建设和服务,为这些发展中国家援建了一大批成套项目,并同这些国家建立了真诚合作的关系,积累了在国外施工和提供技术服务的经验。这些都是中国开展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合作的基本条件。但是在 70 年代中期,由于受“左”的思想束缚,没有抓住国际承包劳务市场空前活跃的有利时机,使我国的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合作事业的起步推迟了数年。

1976 至 1978 年,中国政府在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经济技术援助的同时, 也应少数友好国家政府的要求,开始帮助他们建设一些由其自筹资金的发展项目。虽然这类项目的实施,基本上还是参照援外项目的做法,且为数不多, 合同额也很有限。但是,通过这种形式的合作,使得中国有关部门和公司对国际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市场有了初步了解,对后来这项事业的发展起了引路的作用。

(二)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发展的几个阶段

从 1978 年起到现在,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事业从无到有,从小

② 世界银行《1985 年世界发展报告》,中文版,第 176 页。

到大,公司实力由弱变强。然而,受世界经济和国际承包劳务市场多变的影响,期间也经历了一些起伏和波动,但总的来说,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1. 起步阶段

1978 年 11 月,对外经济联络部和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共同分析了当时国际承包工程劳务市场的形势,并由两部联名向国务院领导上报《关于拟开展对外承包建筑工程的报告》,提出“应当抓住有利时机,尽快组织我国建筑力量进入国际市场。这样做,既可以打开一条新路子,为国家赚取外汇, 又便于学习国外先进的建筑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国内建筑业的现代化,还有可能带动与建筑有关的国产工业设备和建筑材料的发展和出口。”报告建议立即着手组建“中国建筑工程公司”,专门承包海外建筑工程。国务院立即批准了这个报告。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和对外经济联络部随即进行组建公司的各项准备和组织工作,为发展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事业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对外开放政策的指引下,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作为对外经济合作的一种重要形式,获得了迅速的发展。

继中国建筑工程公司成立之后,经同务院批准,又先后组建了中国公路桥梁工程公司和中国土木工程公司。这样,连同 1959 年成立的专门从事对外经济技术援助的中国成套设备出口公司,共有四家国营公司率先开展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业务。1979 年至 1982 年,全国共组建了 27 家从事这项事

业的公司。它们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北美洲和欧洲的 45 个国家和地区共签订了 756 项承包、劳务合同,总金额 11.96 亿美元。

  1. 徘徊阶段

正当中国公司在国际承包劳务市场起步并积极开拓业务之时,1980 年至1982 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陷入了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广

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深受其害,国际石油市场由 70 年代的供不应求变成了供过于求,石油价格不断下跌,①导致石油输出国外汇收入大幅度下降。加上当时的两伊战争,也使得中东海湾国家的经济受到很大的影响。非洲国家除了受经济危机的影响之外,还遭受了历史上严重的干旱,一些低收入国家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 1981 年到 1984 年连续四年出现负增长。80 年代初,拉美一些国家因债务负担沉重,经济发展停滞。世界经济的这些不景气因素,使国际承包市场的成交额从 1983 年起大幅度下降。据美国《工程新闻纪录》杂志发表的统计资料,1982 年世界最大的 250 家国际承包公司在国外承包工程市场的合同额为 1231 亿美元,1983 年下降到 936 亿美元,1984 年进一步降为805 亿美元,1985 年为 816 亿美元,1986 年为 739 亿美元,1987 年为 740

亿美元,直到 1988 年才回升到 941 亿美元,西亚、北非地区的产油国对外籍

劳务人员的需求也因经济的不景气而明显下降。从 1983 年起,各主要工程发包国和劳务进口国陆续颁布了进一步限制外国公司和外籍劳务人员的规定, 其后又开始大量驱赶外籍劳工。1986 年,中东地区的外籍劳工一度下降到 500 万人以下。这一时期,国际承包公司之间的竞争也愈趋激烈,业主越来越多地以带资承包、延期付款和以实物支付等作为发包条件。这些因素,给起步不久的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事业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也使刚刚进入

① 国际石油市场的原油价格,1981 年 10 月为每桶 34 美元,1983 年 3 降为 29 美元,1985 年底为 27.6 美元,1986 年曾一度跌至 9 美元以下,年底回升到每桶 18 美元。

国际承包市场的中国公司面临严峻的考验。

这种情况一直到 1987 年石油价格逐渐趋于平稳才出现转机。1988 年两伊宣布停战,并开始战后重建工作,中东承包和劳务市场又开始回升。然而, 好景不长,1990 年 8 月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引发海湾危机和战争,中国公司被迫从伊拉克和科威特撤回 1.5 万名工程技术人员和劳务人员,致使我国在两国的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事业陷于停顿状态。

  1. 迅速发展阶段

为了总结交流各公司开拓市场和经营管理的经验,研究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事业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对外经济贸易部于 1985 年 6 月召开了全国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经验交流会,一些公司在会上介绍了适应国际市场变化所采取的措施。同年 9 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了对外经济贸易部关于进一步发展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合作的汇报,并作了重要指示。这两次会议以后,许多外经公司根据各自的不同情况,采取积极措施,努力开拓国际承包劳务市场。在经营活动中,注重薄利多营,保证质量,树立和维护信誉,以增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在经营方式上,注意因地制宜、灵活多样、讲求实效,既积极承揽现汇支付项目,又接受以实物支付工程款项的项目。劳务合作的行业力求多样化,以进一步适应国际承包劳务市场多样化的需求。

这一时期,中国外经公司涉足的市场区域更加广泛,除西亚和北非地区外,还积极开拓新的市场,到哺亚、东南亚、非洲、拉美、北美、西欧和南太平洋地区等许多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

当时,正值东亚、东南亚地区经济快速发展时期,该地区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工农业生产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经济的发展也导致这一时期该地区,特别是日本及亚洲“四小龙”对劳动力的需求进一步增加,各国先后出现了劳动力短缺的现象,并开始以不同方式雇佣外籍劳务人员。中国公司正是看准了这一有利时机,及时地进入了东亚和东南亚承包劳务市场。由于地理位置的接近和文化背景的相似,中国公司很快就在这个市场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从 1985 年到 1988 年,中国公司进入国际承包劳务市场的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1985 年,按新签合同颔统计,中国公司最大的承包劳务市场依次是伊拉克、利比亚、科威特、泰国、阿拉伯也门共和国和香港, 其中中东地区的比重为 81%;到 1988 年,中国公司的最大承包劳务市场依次变为香港、阿尔及利亚、美国、澳门、津巴布韦、日本、菲律宾、阿联酋, 中东地区的比重明显下降,亚太地区的比重呈日益上升之势。另外,中国与前苏联的经济技术合作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1989 年,中国公司在前苏联签订的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项目共计 96 项,合同金额达 1.58 亿美元,其中承包工程 49 项,合同额 8609 万美元,劳务合作 47 项,合同额 7180 万美元,

全年中国公司共向该地区派出劳务人员 6500 余人。中国公司的市场多元化战略初见成效。

这段期间,经主管部门批准,我国从事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的公司数量也急剧增加,1990 年底为 91 家,1992 年底为 211 家,1993 年底为 412 家,1994 年底为 450 多家,1995 年底达到 600 家,并有进一步增加之势。外经公司的类型也由以前的中央各部委所属的专业公司和地方各省市自治区所属的综合性公司两种发展到包括国内大型设计院、有对外承包劳务经营权的外贸公司和大型工业企业在内的多种类型的公司。大型工贸集团的加入,在一定程度

上增强了公司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与此同时,外经公司的经营方向也开始从窗口型向窗口经营型方向发展,各公司的窗口项目逐步减少,自营项目的比重不断增加;劳动密集型项目逐步减少,技术密集型项目不断增加。进入90 年代以来,中国外经公司在实业化、国际化、集团化和多元化方面取得了

长足的发展,整体实力有所增强。1994 年和 1995 年,均有 23 家中国公司被

美国《工程新闻纪录》杂志列入 225 家最大国际承包公司行列,并有 2 家公

司被列入 200 家最大国际设计公司的徘行榜,1995 年,中国外经公司在 178 个国家和地区共新签合同 19321 份,合同额 96.72 亿美元,完成营业额 65.88亿美元,年末我国在国外从事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人员为 26 万余人。

经过 17 年的发展,中国公司在五大洲的 180 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业务。至 1995 年底,累计签订合同额达 500.6 亿美元,实际完成营业额达 321.6 亿美元,共派出劳务人员 130 多万人次,在国际承包工程和劳务市场上挤占了一席之地。据美国《工程新闻纪录》的 225 家国际承包工程公司的排名,1995 年榜上的 23 家中国公司的营业额共计 29.727 亿美元,占同年国际承包工程市场营业额的 2.8%,而 1993 年只有 9 家中国公司进入 225 家公司之列,它们的总合同额为 20.7 亿美元,占当年国际承包市场合同额的 1.33%,1992 年的这一比例仅 1.23%。

中国公司正跻身于国际承包劳务市场的激烈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