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劳动力

在传统的经济分析中,一般假定劳动力生产要素在国内是完全流动的, 而在国家间则是完全不流动的。但在现实中,劳动力在国内并非完全自由流动,在国际间也并非完全不流动。

劳动力在国内的流动同样受到许多限制,这表现在:第一,劳动力具有特殊的质的规定性。完全流动假设只对简单劳动可以成立,在当代技术高度发达,生产高度专业化的条件下,不同生产部门需要不同质的劳动力。劳动力本身在质上的差异是极大的,因此,劳动力的完全流动是不现实的,所谓结构性失业即源于此。第二,从经济发展规律看,劳动力的流动有大致的方向性,即从农村流向城市,从劳动密集型产业流到资本密集型产业。因为技术总是在不断提高,技术提高的结果总是要释放出劳动力。第三,劳动力跨地区流动受到一定的制约。虽然从理论上说大规模的劳动力跨地区流动是可能的,但是长距离的大规模劳动力流动需要受到时间、整个家庭的迁移和生活习惯的变化等因素的制约。

劳动力在国际间流动所受到的限制远大于在国内所受到的限制,国家政策的影响、语言交流的障碍,以及生活习惯的不同等都严重地妨碍了劳动力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流动。但是,在现实中,劳动力的国际流动不仅是可能的,而且也是实际的。

劳动力要素在国际间的流动有两种主要类型:一种是间接意义上的流动,一种是直接意义上的流动。间接意义上的流动有三种主要表现形式。第一,劳动密集型产品(实际包括任何产品)的输出输入。根据萨缨尔森的要素价格均等原理,要素产品的流动实质上是要素的流动。所以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流动实质是劳动力的流动。第二,某些纯粹的劳务输出。除了一般理解的无形贸易劳务输出外,这里还包括新兴起的特殊意义上的劳务输出。例如专利和专有技术的贸易,其中包含着资本,更多的是包含着研究与开发性劳动。又如近年来兴起的咨询、专门设什、计算机软件等,也起到了脑力劳动输出的作用,而其产品又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商品。这种贸易的意义与让这些脑力劳动者直接外出承包项目无异。第三,一国劳动力与他国资本等要素在国内结合,对外开展加工装配再出口业务。在这种方式下,尽管劳动力本身没有流动,但其生产的产品进入了国际市场,也可以从一定意义上说是一种劳动力的流出。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跨国公司的发展,这种形式的要素结合已成为当代世界生产的一种典型的方式,成为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内容。这种形式进行的劳动力要素间接国际流动不同于劳动密集型产品输出入进行的国际流动,其最大区别在于它是多国生产要素在一国范围的组合。

直接意义上的劳动力国际流动由来已久,而且,随着经济一体化的深入, 这种流动日益成为当代国际经济生活中的重要现象,出现了新的方式和新的特征。国际劳动力直接流动最明显的表现形式是国际移民,国际移民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战后都相当普遍。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经过产业革命的西欧各国出现了大量的相对人口过剩,大量人门从这些国家流向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据不完全统计,1881 年到 1909 年期间,移居美国的人口高达 1560 多万,战后,由于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发展,劳动力的国际流动随之加强,大量劳动力涌向美、加等发达国家和一些中近东、非洲、拉丁美洲发展中国家。据有关资料透露,1950 年至 1974 年,美、加共接受移

民 1130 万人。国外就业是劳动力国际直接流动的又一表现形式,据统计,1973

年时,联邦德国有外籍工人 260 万,英国有 180 万,法国有 190 万,瑞士有

90 万,荷比卢有 38 万。沙特阿拉伯 1974 年至 1975 年期间,其工业部门中外籍劳动力占 58.1%,一段时期内,科威特工业部门中外籍工人比重高达98%。菲律宾新增就业中,有五分之一在国外。国际工程承建和劳务合作是新兴的劳动力国际直接移动方式,世界年国际工程承包合同总额数以千亿计,从事国际工程项目建设的人员数以百万、千万计。

所有这些充分证明,不仅国际间接劳动力流动是客观存在的,直接国际劳动力流动也是存在的。从这些意义上讲,我们可以说劳动力在国际间是基本流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