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代国际经济合作产生的原因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经济合作的大发展有其深刻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原因,是科学技术发展、国际分工深化和经济生活国际化的必然产物。究其原因,战后促进国际经济合作发展的基本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出现是战后国际经济合作产生与发展的主要动因。

战后,特别是从 50 年代开始人类历史上出现了新的科学技术革命,不断取得新的技术突破。新的科学研究成果不断地被运用到生产领域,出现了许多新的技术和新的产业。比如,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电子技术以及生物技术、生物工程、激光和光导纤维为主的通讯技术、海洋工程、宇宙空间工程、新材料、新能源等一系列新技术。

② 见《列宁选集》,人民出版社 1972 年版,第 4 卷第 153 页。

第三次科技革命无论从发展规模上,还是在影响深度上都大大超过了以往的两次科技革命,对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特别是经济生活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

科学技术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使各国经济发展速度普遍加快,出现了50 和 60 年代世界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由于科学技术成果在生产中的普遍运用,出现了大量“技术密集型”产业和产品;技术商品化,形成了新的独立的生产要素市场——技术市场;在资本、劳动力、土地等其他生产要素的组合中,技术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科学技术成为一个国家生产力水平高低的最重要的因素和最主要的标志。

科学技术革命使生产活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科技革命使生产规模扩大化,出现了宇航工业、大型超音速喷气客机生产等大规模的生产部门,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加强。另一方面,也出现了生产规模小型化的趋势,许多企业以高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为基础,不断利用新的技术,开发新的产品,研究新品种和产品的新功能,产品的生命周期不断缩短,利用产品的差异性在市场竞争中取胜。这些企业的规模虽然较小,但市场竞争能力极强,是一种小型的“智能型工厂”。此外,现代科学技术还使一些传统的规模型产业的生产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作坊加工和家庭生产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出现了新的发展动态。

科学技术革命还引起了投资项目中生产要素结构的变化。首先,在投资过程中,技术可以作为独立的生产要素投入,不再依附于其他生产要素。其次,在生产中投入的资本要素不断技术化,高技术、高性能的机器设备使投资效率大为提高,固定资产折旧不断加速。第三,人力资本投入比例不断增加,劳动力教育培训费用提高了许多。最后,新技术的运用使土地资源的使用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新材料、新能源的开发为经济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程。

科学技术革命也使得各国的经济结构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产业部门的比重下降,一些落后的生产部门逐步被淘汰,大量采用新技术的新兴产业部门不断兴起,并得到迅速的发展。科学技术革命成果在农业部门的推广与使用,使农业生产出现了新的飞跃,战后一些国家推行的“农业革命”运动,获得了很大的成功。更为重要的是,科技革命使第三产业得到了空前的大发展,第三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显要,作用越来越突出; 而且由于信息业的兴起,第三产业内部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科学技术革命还使战后国际经济关系和国际分工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将在后面进行专门的论述。总之,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使国家之间在生产领域进行广泛的合作成为可能,为生产要素在国家间直接移动和重新组合配置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和实际内容。因此,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出现是国际经济合作在战后产生与发展的直接动因。

(二)战后国际分工的新发展是国际经济合作产生与发展的基础。

国际分工是国际间的劳动分工,是社会分工超越国家界限的结果,国际分工是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必然产物。同时,国际分工又是国际经济关系的具体体现。最初的国际分工是工业和农业生产部门间的分工,这一分工的结果形成了世界城市和世界农村的对立,在这种国际分工体系下,通过自由贸易政策,殖民地和附属国被迫成为世界市场上农产品和矿产原料的产地,而宗主国则成为世界工业产品的加工地和制造商,通过不等价交换,宗

主国剥削殖民地和附属国。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以后,垄断代替了自由竞争,资本输出代替了商品输出,帝国主义通过资本输出,更加剧了对殖民地和附属国的控制和掠夺。这一时期国际分工的特点是世界城市和世界农村对立进一步加剧,国际间的经济联系从商品流通领域进入资本流通领域。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经济进入了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由于第三

次科学技术革命的影响,国际分工有了新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首先,二次战后,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全面崩溃,许多弱小国家摆脱了帝国主义的控制,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帝国主义明目张胆的侵略和掠夺受到抵制和抑止,改革不合理的旧国际经济秩序,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呼声越来越高。其次,国际分工的地域和范围不断扩大,国家间的经济联系进一步加强, 几乎所有的国家和地区都彼纳入当代国际经济的体系中来,自觉不自觉地参与了国际分工。第三,国际分工的深度进一步发展,国际分工的部门和分支更加专门化和多样化。世界经济从商品国际化、资本国际化发展到生产国际化,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个领域都日益呈现出国际化的趋势。

战后生产国际化的新发展特别表现在生产过程的国际化上。由于科技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型的产业和产品,这些现代化产业和产品的结构和生产工艺十分复杂,技术性能和质量要求很高,它们的生产不仅要求国内许多部门和许多企业进行专业化协作,而且要求在国际范围进行协作。因此,各国间不仅实现了部门间的国际分工,而且出现了部门内部的国际分工,即实现了按产品、按规格型号、按零部件、按生产工艺流程的国际分工。各国的直接生产过程成为统一的世界生产过程的组成部分。垂直型国际分工、水平型国际分工纵横交错成为当代国际分工的突出特征。与此相适应,各类生产要素不断在国家间移动与重新组合配置,出现了各国在生产领域中进行国际经济合作的各种方式。

(三)经济生活国际化和国家间的相互依赖是促进国际经济合作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代国际经济关系越来越密切,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在封闭状态下求得发展,任何国家的经济活动必然会以某种渠道,以某种方式“传递”到其他国家,同时也接受其他国家对自己的“传递”影响。国家间的经济依赖加强和经济生活国际化成为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向。

战后以来,国家之间的相互依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经济技术领域,包括生产、流通、信息传递等方面;二是国际经济协调领域的相互依赖。国家间的相互依赖又具体表现为经济生活国际化。当代经济生活国际化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生产国际化

生产领域的国际化是经济生活国际化的基础。随着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到来和深入发展,资本主义生产进入现代化大工业生产新时期,不仅生产规模和生产能力不断扩大,而且需要多种复杂技术和大量的资本投资。为了适应现代化大工业生产的要求,各国之间在生产领域内的合作大大加强,共同致力于新技术产品的开发、研制和生产,实行跨国界的分工与合作。由此可见,现代化大工业生产对于推动生产的国际专业化协作,使生产社会化发展成为生产国际化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跨国公司在战后的迅速发展,反映了国际分工和国际间经济相互依赖加深的趋势。跨国公司利用不同国家和地区

各不相同的有利条件,与不同国家的企业合作,通过生产要素在国际范围内的移动与合理组合,联合生产资本、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型产品,在全世界范围内销售。跨国公司的这种生产与经营活动促使国际间经济交往的重点从流通领域转移到生产领域和国际投资方面。据估计,目前世界上大的跨国企业在国外的生产可能要占整个世界贸易额的 1/3。这正是生产国际化发展的显著标志。

  1. 市场国际化

市场国际化是资本主义国家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日益加深的结果。从西方发达国家来看,商品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加速发展,每个国家都把越来越多的产品投入到国际交换中去。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已超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其中出口贸易的增长又高于进口,至于包括金融、保险、旅游、运输、技术服务等在内的国际劳务交换的发展,其增长速度更高于国际商品交换的增长速度。

  1. 资本国际化

战后,资本的国际运动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向前发展。资本国际化的表现,一是资本在全世界范围内的移动和使用,即资本输出或向外矿张的势头不断加强;二是资本构成的国际化,即资本来源的多元化。促使资本国际化迅速发展的原因,除了战后国际经济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以外,主要是西方发达的工业国家自身经济增长需要进一步寻求和扩大资本输出以及跨国公司在战后起着资本国际运动的主要承担者的作用。

  1. 资本市场国际化

随着生产和投资的国际化,作为国际资本以货币形态进行交易和流通场所的国际金融中心迅速发展,其发挥的作用也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战前, 即使象伦敦这样的国际金融中心,其资本市场主要还是国内市场,其业务活动要受到本国政策法令的管制。战后形成的包括外汇、黄金、货币、资本交易的巨大的国际资本市场包括了世界所有的货币金融中心,世界各大金融中心实行了计算机联网,连续 24 小时运转,借贷款人可以是任何国家公民,可以任意选择借贷地点。在这些中心存贷的货币几乎包括所有世界主要货币, 借款人可以任意选择。这些金融中心的业务活动不再受到任何国家国内银行政策法令的约束。

  1. 经济调节国际化

随着经济生活国际化的加强,各国经济依赖程度的提高,相互之间的矛盾斗争也在发展。为了维护共同的利益,超国家间的调节也在逐步加强,联合干预措施已被广泛采用,战后国际经济调节活动包括世界性和地区(集团) 性两个方面。世界范围的调节涉及到贸易、金融、技术转让、劳务合作等多方面的内容。

(四)各类国际经济组织在国际经济合作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所谓国际经济组织包括区域性经济组织和全球性经济组织两种类型。区域性经济组织指地理区域比较接近的国家间建立的组织或缔结的条约与同盟,如欧洲经济共同体、拉丁美洲一体化协会、安第斯条约组织、东南亚国家联盟、非洲统一组织、美加自由贸易协定等。这些区域性经济组织在协调经济发展目标,采取协调经济政策,进行区域内的经济合作等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全球性经济组织包括联合国系统的有关经济组织和有关经济水平

相似国家间缔结的经济组织。联合国系统的经济组织包括联合国机构中的经济组织(如联合国经济社会理事会及其下属的区域委员会等)、联合国附属机构中的经济组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世界粮食计划署和世界粮食理事会等)和联合国专门机构中的经济组织(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等)。联合国的这些经济组织在战后经济协调与发展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经济发展水平相近国家间的组织有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 77 国集团等,这些组织在协调组织内部合作,促进南南合作和推动南北合作等方面做了不少的努力,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总之,二次战后,各种类型的国际组织大量涌现,它们在推动国际经济政策协调和各种方式的国际经济合作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五)战后国际政治、经济局势的变化为国际经济合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世界经济最初的、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被彻底打破,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彻底崩溃,整个世界经济呈现出一个多极化和多元化的局面。

就总体而言,战后的 50 年中,世界的基本格局一直是被人们称之为“雅尔塔”格局。大战结束以后,美、英、苏三国围绕着战后和平问题及如何维护各自的权益问题发生了尖锐的矛盾和冲突。美国凭借战后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急于称霸世界,英国出于继续保持在欧洲的地位,力图削弱和遏制苏联的影响;苏联对美英的反苏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这样,战争中的反法西斯联盟在战后实行合作的和平构想破产,冷战随之爆发。由于英国国际地位日渐削弱,苏美争霸成了战后几十年来国际政治格局的基本特征。随着冷战的加剧,西方实行经济封锁。在这个期间,国际经济关系的特点是,两人经济体系之间的经济往来减少,而两大体系内部各自的经济关系迅速发展。从 50 年代中期到 70 年代初,局势开始发生了变化,但没有实质的改变。到

了 80 年代中期,国际关系中才出现了可称为“格局性的转变”。这种转变表现在苏美实力相对下降和东西方关系趋于缓和,相互之间由对抗转而采取“对话”的形式。全球政治、军事对抗呈现出逐渐淡化的趋势。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大国实力正在向均衡化发展。各国之间的竞争转向经济技术领域。

在经济上出现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社会制度、三种不同类型国民经济并存的多极化或多元化的局面。一是以经合组织 24 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他们在世界经济总产值(1980 年)中占 65%,其中北美占 27%,欧洲共同体占 23%,日本占 10%:以经互会为代表的苏联东欧国家,他们的经济占 19.6%;广大发展中国家占 15.4%。这三种经济的实力不同、类型不同,但彼此却不是相互隔绝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依赖、相互斗争的。在这个多极的世界中,各个国家、地区和利益集团仍共同在一个统一的世界市场上活动,他们的对外依赖性不是减弱了,而是加强了,他们之间一面相互竞争,一面相互依存于世界经济这个矛盾统一体之中。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现的这种国际政治,经济局势变化为国家间开展广泛的经济合作提供了条件。不同社会性质和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间相互和平共处,在平等互利的原则基础上进行合作,有效地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

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