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早期的国际经济合作模式

早在公元前 5 世纪的古希腊时代,由于地中海贸易的开展,希腊与地中海沿岸各国的贸易往来相当频繁。在这种贸易往来中,逐渐出现了国与国之

① 见王西陶:《什么是国际经济合作》一文,载《国际经济合作》杂志,1989 年 3 月号。

间(主要由希腊牵头)为了保证贸易的顺利进行而约定互为对方的船只提供方便、在关税上互为对方提供优惠等属于国际经济合作范畴的行为①。我国远在春秋时期(公元 4 世纪前后),各诸侯国之间的商业来往已很兴旺,当时的楚、晋两国曾在函门订约,规定要有利于运输。还有“葵丘之盟”的盟约中的“毋忘宾旅”条,鲁、齐、晋、郑等 10 多国在毫订立的盟约中的“毋雍利”条,都是涉及彼此间经济利益的条文②。在欧洲,封建时代最有名的具有国际经济合作形态的盟约组织当推“汉萨同盟”。“汉萨”系德语“行会”

(Hanse)一词的音译,同盟创建于 14 世纪中叶的德国。当时手工业行会组织在各地纷纷成立,由于王权势力甚弱,不能给予各城市手工业组织以有力的支持,全国也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经济中心,在这种情况下,德国北部地区以吕贝克城为中心,联合邻近其他几个城市,并逐步扩大,西到英国的伦敦,北到挪威的卑尔根,东到俄国的诺夫哥罗德,先后有近 200 个商业城市结成同盟,保护盟员的经济利益,统一商法,抵制封建法庭的干预,促进对外贸易,并保护商队安全,同盟前后存在长达 300 余年,对于沟通广大原料产地和手工业中心的联系,使北欧和西北欧历史上第一次形成了一个统一的经济区,对促进欧洲经济的发展,均起了积极的作用①。至今,欧洲人还怀念着昔日的“汉萨精神”,特别是过去参加过汉萨同盟的城市,更是在行动上表示要发扬汉萨传统,于是他们于 1980 年在荷兰的兹沃勒市召开了“现代汉

萨同盟会议”,决定以后每年在一个“汉萨城市”举行一届会议。1988 年 10

月在联邦德国的科隆举行了第 8 届现代汉萨同盟会议,共有欧洲中部和北部

94 个城市的近 2500 名代表参加会议②。

以上关于国际经济合作的事例散见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长达两千余年的历史时期,可以说是早期的国际经济合作模式。在这个漫长的历史时期, 由于商品生产尚不发达,也缺乏交通工具,各国国内所需的物质资料基本上都靠自给自足,因而国际经济交往甚少,这时的国际经济关系主要表现在各国间范围有限的通商关系即国际贸易关系上,而且当时的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也主要是供统治阶级消费享乐的奢侈品,如奴隶社会时期供奴隶主消费享乐的金银器皿、装饰品、宝石、香料等。直到封建社会时期,西方国家在国际贸易中仍然主要是用他们生产的呢绒、酒类换取东方国家的丝绸、香料、珠宝等奢侈品③。我国西汉时张骞通西域,开辟了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 明代郑和七次“下西洋”,他们带给亚非各国的也主要是丝绸、瓷器、珍贵药材等特产,换回的主要是象牙、犀角、宝石、香料等珍品①。尽管到了封建社会晚期,随着各国国内商品经济的成长和国内市场的兴起,各国通过国际贸易交换的商品中生产资料已逐渐增多,但是整个说来,当时的这种以消费资料为主的国际贸易所体现的国际经济关系还没有成为各国社会再生产过程不可缺少的环节。

① 参见[法]杜丹著《古代世界经济生活》中译本,商务印书馆 1963 年出版,第一编第一章、第五章。

② 参见李俊源等编《中国商业史》,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1985 年出版,第一章第二节。

① 参见周一良等主编《世界通史,中古部分》,人民出版社 1972 年第二版,第十三章第二节;《大英百科全书》《汉萨同盟》条。

② 参见《经济日报》1988 年 11 月 20 日,劳石:《“汉萨”精神的由来与发展》。

③ 参见黎孝先等主编《对外经济贸易理论与实务》,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 1988 年出版,第一章第三节。

① 参见李康华等编著《中国对外贸易史简论》,对外贸易出版社 1984 年出版,第一部分第一、第五章。

上述事例证明,即使在这种历史条件下,仍然能够出现适应这个时期的国际经济关系需要的国际经济合作。从这些事例中可以看到,当国与国之间开始了一般的经济交往活动之后(这里指的就是一般的国际贸易活动),如果具备了两个条件,他们之间就有可能结成国际经济合作关系。一个条件是, 双方(或各方)都认为,他们之间的现有贸易往来对自己带来利益,有必要稳定地继续发展下去,换言之,就是要有经济合作的需要。第二个条件是, 有关各国必须是处在和平发展时期,这样才可以较长时期地进行公平买卖。如果两国处于交战状态,那就谈不到合作,甚至连一般的贸易往来也要中断。这个条件指的是要有合作的国际政治环境,具体说,要有和平的国际环境。这两个条件对任何时代的国际经济合作都是通用的。我们所讲述的这个历史时期,正是王侯割据、相互吞并、战争连绵的时期,当时主要国家的疆界尚未定型,加上当时那种脆弱的国际经济关系对各国社会再生产过程起不到重大作用,无怪乎这个时期的国际经济合作不是常见的现象,更未成为世界性的体系。国际经济合作的进一步发展只能在以商品生产占统治地位的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