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科学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发这国家之间的经 济交往和合作

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交往和合作并非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早在 19 世纪末和 20 世纪初,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了垄断阶段,曾出现了一些象英荷壳牌石油公司和尤尼菜佛公司之类在国外进行投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国际公司。但是,这种以国际为舞台并在几个国家设有分公司的国际经济型的垄断公司毕竟是极少数,就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范围来说,这时还谈不上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国际经济合作。也就是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主要表现在商品和货币流通领域。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 60 年代以后,随着新科技革命的展开以及由此带来的生产力的大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的生产社会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和专业化大生产日益发展,不仅有越来越多的商品资本和货币资本进人国际交流,而且生产资本也大量地越出了国界。为了适应战后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和生产结构的变化,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资本都纷纷跨越国界,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外建立生产企业,或与其他国家建立合资企业,或吞并其他国家企业,把触角伸向世界各个角落和各个重要生产部门,既控制和兼并当地的传统部门,又大量投资于新兴工业部门;所到之处,既包括发展中国家,但更多的是集中于工业发达国家。当今,国际投资的绝大部分是在发达国家之间进行的,其中主要部分又是在若干最发达国家间流动的。最大的对外投资国(例如美国), 同时也是主要吸收资本的国家。战后,国际资本日益向工业发达国家集中, 这是因为:第一,在新科技革命的基础上,工业发达国家集中了最新科学技术成果,并有经过训练的劳动力,容易吸收和消化先进技术和巨额投资。第

① 联合同:《统计年鉴》1996 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金融统计》1996 年 12 月。

二,在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工业发达国家的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使得这类国家的上述结构基本相似,适宜于采用最新技术进行大批量生产,产品销售也能够适应市场多种变化的要求。

资本国际化和生产国际化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生产国际化是生产力的国际扩张,资本国际化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国际扩张。在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战后生产国际化有了新发展,表现在:

(一)各国实行现代化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即多种多样的机械设备、大量的能源,多种矿物和矿物原料,以及合成原料等等,在更大程度上依赖外国供应;

(二)各国的产品有更大部分需要在世界市场上销售,商品流通迅速扩大,对外贸易迅速增长;

(三)特别表现在直接生产过程成为国际性的过程。由于许多现代化工业产品结构和生产工艺十分复杂,技术性能和质量要求很高,它们的生产不仅要由国内的许多部门、许多企业进行专业化协作,而且要在国际范围内进行专业化协作。各国不仅实行部门间的分工,而且实行部门内部的分工,即实行按产品、按规格型号、按零部件、按生产工艺的分工。例如美国波音公司 B—747 巨型客机的试制和生产,就是由 1500 家大企业和 15000 家小企业参加协作而制成的。这些企业中不仅有美国企业,而且有力数众多的英、法、联邦德国、荷兰、比利时等外国企业。参加协作企业提供的产品重量竟然占飞机构件总重量的 70%。由此可见,战后科学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交往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