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南北经济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土崩瓦解,绝大多数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先后获得政治独立,民族经济也相应地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北方富裕、南方贫困的状态基本没有改变。北方要继续发展经济,离不开南方的原料、能源和销售市场;南方要振兴经济, 也需要利用北方的资金和技术,从而形成了双方经济的相互依赖关系。

战后南北经济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具体表现在贸易、金融、投资、技术转让以及经济增长的相互影响等方面。

(一)经济贸易关系。

贸易关系是国际经济关系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南北经济关系的主要渠道。

发达国家是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的主要市场。进入 80 年代以后,尽管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贸易占其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在下降,但仍占 2/3 左右。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却没有后者对前者的地位重要, 自 60 年代以后,由于发达国家问的贸易市场扩大得更快,发达国家从发展中国家的进出口占其进出口总额的比重都下降了,70 年代中发生的石油大幅度提价,曾使按进口值计算的发达国家从发展中国家的进口份额明显提高,不过随后出现的油价下跌,又使所占份额降下来。目前,发展中国家为发达国

家的进出口提供了大约 1 / 4 的市场份额。(参见表 15 — 1 )

表 15 —— 1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关系

(占各自进出口总额的百分比)

年度

1958

1965

1970

1980

1983

1986

1990

发展中国家进口

74.7

71.3

72.9

63.3

60.2

63.6

63.8

发达国家出口

72.2

71.7

73.8

70.1

64.0

60.2

78.8

发达国家进口

26.3

20.6

18.3

29.2

24.6

21.9

25.4

发展中国家出口

28.8

21.0

19.0

23.3

22.9

21.8

23.1

资料来源:《国际贸易统计年鉴》,1970 至 1985 年;

《贸易方向统计年鉴》,1987 年、1990 年。

当然,表 15—1 只是对南北贸易关系提供了一个大致的轮廓。事实上, 具体到每个国家来说,在南北体系(North-SouthSystem)中所居地位和所起的作用是有很大差别的。在南方国家中、既有依赖发达国家市场程度很高的

(达 80%—90%),也有依赖程度较低的,大多数国家进出口的 50—60%依赖发达国家的市场(进口依赖程度一般高于出口依赖程度)。以 1990 年为例, 向发达国家出口占出口总额 3/4 以上的有近 30 个国家,他们是:阿尔及利亚、安哥拉、喀麦隆、乍得、赤道几内亚、加蓬、冈比亚、加纳、也门、尼日尔、尼日利亚、利比亚,扎伊尔、刚果、利比里亚、菲律宾、墨西哥、多米尼加、哥斯达黎加、洪都拉斯、哥伦比亚、圭亚那、伯利兹、巴哈马、巴拿马、几内亚和马耳他等。依赖程度低于 1/2 到 1/3 的 10 多个国家,他们是:阿根廷、巴林、巴巴多斯、叙利亚、肯尼亚、黎巴嫩、阿曼、索马里、中非和约旦等。不过,出口依赖程度较低的大多数国家,其进口依赖发达国家市场的程度大大高于出口。①在发达国家方面,情况也有差别。以 1990 年为例,日本进出口的 45.1%和美国进出口的 38.6%是与发展中国家进行的; 而挪威、丹麦和比利时进出口对发展中国家市场的依赖程度仅为 10—15%, 大大低于北方国家的平均水平。①

事实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关系还不能仅从量的方面去认识。还应认识到这种贸易关系对发展中国家的重要意义。

第一,向北方国家出口是发展中国家获得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从出口的作用来说,由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消费能力小,出口是许多部门生产扩大的基础。在初级产品方面,原油、稀有金属等几乎全部向北方国家出口;在制成品方面,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大部分生产主要是对着发达国家市场的。

第二,向发达国家出口是获取外汇的重要来源,它从根本上决定着南方国家工业化进程中设备和技术进口的规模。

第三,通过发展南北经济关系,加强国际经济合作,是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根本要求,具有不可替代性。

另一方面,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尽管总的来说不占其主导地位,但对于其经济发展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进口来看,原料和燃料的

①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贸易方向统计年鉴》1996 年。

①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贸易方向统计年鉴》1996 年。

进口一直是发达国家工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尽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单位产品消耗的原料和燃料趋于降低,但是原燃料的有效供给仍是绝对不能缺少的。北方国家原燃料的快速消耗,加以许多国家天然矿产资源缺乏,使得大多数国家只能依赖从发展中国家进口,尤其是高技术工业所需的稀有贵金属更是如此,基本消费品的生产对于发达国家来说,虽然具备技术上的可能性,但由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的发展,在效益上失去了可行性,所以基本消费品的进口更多地依赖发展中国家也具有不可逆转性。从发展中国家的进口既是对整体经济结构的一种补充,又是对不可缺少的消费需求的一种满足。从出口来看,发达经济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使得发展中市场的重要性降低,然而,向发展中市场的出口亦存在着结构上的非替代性,即许多方面的产品主要面向发展中国家市场。

南北之间在贸易上的相互依赖性突出地表现在:

第一,双方互为市场,在结构上具有互补性和不可替代性。

第二,贸易是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机制,双方贸易的增长直接牵动着整个经济的增长,南北经济关系不再是以往的单向型的,而是双向型的关系。

(二)投资关系。

投资关系是南北经济关系中最重要的联系渠道之一。国际直接投资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一般占到国际投资总额的 3/4 左右,发展中国家所提供的投资市场约占 1/4 左右。投资关系的特征不同于贸易关系,它们问的相互依赖状况以特有的方式表现出来。

发达国家是国际直接投资的主体,即投资资本的主要供给者。从投资关系上来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主要是投资与被投资的关系,即发展中国家基本上接受来自发达国家的投资。

发达国家的对外投资是生产国际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投资的主要原因为:

第一,获取资源。这是北方国家进行投资的传统动机,不过跨国公司的投资并非只是为了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而是面向世界市场的。因此,在发展中国家的投资是跨国公司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第二,扩大市场。进行投资既可绕过当地对进口限制,又可以通过经济合作利用当地条件提高竞争能力。尤其是在东道国推行“进口替代”或“国产化”政策的情况下,投资成为扩大出口的特殊手段。

第三,实现国际分工。生产国际化目的是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以及利用发展中国家充足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

第四,实行国际经济结构的转移。世界经济的多层次结构为国别经济结构的调整提供了可供利用的广阔前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层次上的差别,为前旨向后者的结构性转移创造了条件。例如,发达国家的所谓“夕阳工业”纷纷转移到正在进行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家。

从发展中国家来说,尽管来自发达国家的投资首先为其自身利益服务的,但同时对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也具有积极意义。

第一,外资的投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投资的结构性短缺,使因投资力量不足而不能发展的部门得到发展;

第二,导致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第三,发展中国家由被动接受外资向主动吸引外资的转变,使得外来投

资被纳入整个经济发展的体系中。

如果说国际贸易仅从外部把南北经济联系在一起的话,那么直接投资则是从内部把双方直接结合在一起。由此,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在结构上的相互交织和联系,在发展上的相互依赖就变得更为紧密了。

(三)金融关系。

借贷资本流动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关系中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借贷及其他形式的国际融资成为南方国家支撑进口、增加投资和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国经济中愈来愈大的部分直接与外资的利用相联系。

从发达国家方面来说,战后,南北方之间的金融联系机制通过下述两个方面固定起来:一是长期建立起来的债权债务关系;二是发展中国家在调节发达国家资本周转运行中所起的作用。这两个方面在 70 年代中期以后表现得特别明显。例如,1975—1982 年问,每年流入到发展中国家的商业性借贷资本由 88 亿美元猛增到 270 亿美元。正如世界银行在 1985 年《世界发展报告》中指出的那样,没有这种流动,发达国家的经济危机还会加重。据世界银行提供的数字,1994 年末,南方国家欠北方的债务已达 19,450 亿美元,这些资本的正常周转(包括它们的利用和正常偿还)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利害关系。正因为如此,70 年代中期特别是 1982 年国际债务危机爆发后,南北之间的相互依赖性才引起发达国家的高度重视。此后,南北国家间通过协商和合作途径解决债务问题,并已取得一定成效,矛盾有所缓和。

(四)经济增长的相互影响。

南北经济关系通过经济增长的相互影响体现出来。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会导致进口市场的扩大,而这种增大又会不仅为发展中同家提供更多的出口机会,而且也会使其出口价格条件改善,按照 1982 年的贸易关系,若发达国

家的进口提高 1 个百分点,那就会使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增加 30 亿美元,这相当于发展中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提高 0.15 个百分点。实际上,增加的这种出口将使国民生产总值得到数倍于该数字的增长,反之,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也会导致从发达国家进口的增加,进而转换成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动力,当然,经济增长减速或负增长同样会造成相反效果的影响。70 年代中期以来,发达国家的经济危机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危机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充分反映了这种关系。如由于 1982 年的债务危机, 拉丁美洲国家实行紧缩政策,使发达国家的增长率至少降低了一个百分点, 使美国在 1982—1985 年初的时间里损失了 40 万个就业机会。美国向拉美国家出口减少是使美国贸易赤字剧增的一个重要因素。①按照联合国工发组织的计算,如果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低于 2.5%,那么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进口需求就会停止增长或下降,这种停滞或减少的需求会使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停止增长或下降,出口的停滞或减少则以负乘数的作用影响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②

南北经济增长的相互影响是南北经济关系深入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它既表明当代世界经济的紧密依赖关系,又表明发展中国家经济在世界经济中地位和作用的增强,这对于开展南北对话,加强南北经济协调和经济合作都

① 见《金融与发展》季刊 1985 年 9 月号,第 15 页;《世界发展报告》(1985),第 31 页。

② 《工业与发展:1985 年全球报告》,第 20— 21 页。

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