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依附”论(“中心—外围”理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兴起的“依附”论观点,曾在拉美、非洲和西欧一些国家广为传播,引起了国际上较多的争论。“依附”论或“中心一外围”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阿根廷的劳尔·普雷继什(RauIPrebisch)、埃及的萨米尔·阿明(S.Amin)、法国的阿基里·伊曼纽尔(A·Emmannuel)等。他们对国际经济相互依赖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与主张。

这一理论把世界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叫作“中心”地区),另一部分是发展中国家(叫作“外围”或“边缘”地区)。“中心”国家在社会经济方面有着很多优势,而“外围”国家在社会经济方面都居于劣势地位。因此,“中心”国家和“外围”国家之间存在着根本上的不平等关系,前者愈来愈富,后者越来越穷。“外围”国家在经济上处于依附“中心”的不利地位,社会生活条件日趋恶化。

“外围”国家怎样才能摆脱对“中心”国家的不平等依赖关系呢?他们主张“外围”国家只有从世界经济体系中脱离出来,它们才有可能获得发展; “外围”国家只有独立自主地发展民族经济,打破旧的、不平等国际分工格局,才有可能从恶性循环中解脱出来。尽管“依附”论者在对问题的分析上各有特点,但他们的政策性结论却是基本相同的。他们坚持,“外围”必须与“中心”脱钩,改革国内经济制度,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采取进口替代发展战略,在封团型经济中实现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

西方相互依赖论者的有些观点,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经济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现实。相互依赖论者对传统的强权政治逻辑加以抨击,主张国际之间在解决多种问题时不再以武力作为主要手段;明确指出人类日益面临着相当多的共同性问题和共同性利益;无论是南方或北方,或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只有通过对话与加强国际合作才能获得合理解决办法等等观点, 有助于人们深入分析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从而制订出发展国际经济关系的正确政策和措施。但应指出,西方相互依赖论虽然强调与更多地分折了战后各国间相互依赖关系的不断加强趋势,但对相互依赖与相互矛盾、作用与反作用之间辩证关系,还缺少必要的实质性分析。“依附”论者比较深刻地分析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不平等的经济关系,揭露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利用旧的国际分工、剥削与掠夺发展中国家的事实与本质,从而提出了独立自主地发展民族经济的道路,这些方面的观点还是具有进步意义的。可是, “依附”论的“中心”与“外围”的划分,“外围”必然依附“中心”的逻辑是不科学的,没有看到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内部能动性,也忽视了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重要力量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另外,“依附”论所谓发展中国家应同国际经济和世界市场“脱钩”的政策主张,显然是对又联系又矛盾的国际经济关系现实的否定,其结果必然是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

② 见《争取世界的生存》,中译本,第 10 页

展非常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