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规模经济规律

任何商品(包括产品和服务)都是生产过程的结果。为某种物品创造或增加效用的过程就叫做生产过程。比如,岳阳市的自来水厂,将洞庭湖的“自然水”(此不是商品)进行净化处理,使之成为可供居民饮用的。需要付费的“自来水”(此成为了商品)输送到市民家里,这种净化和输送过程就是生产,它为远离洞庭湖的城市居民创造和增加了效用。而为了进行这一生产, 就需要各种原料(如化学制剂)、材料(如水管)、设备、土地、劳动力和技术知识等生产要素。从整个经济活动来看、这些作为消费品生产过程的生产要素的东西,包括原料。材料和设备等,往往同时就是另一生产过程产出的商品,通常称之为资本品。中间产品或生产资料。因此,商品生产过程实际上包括消费品生产过程的中间产品生产过程。

任何一种商品的生产都可能需要使用多种生产要素。不过,各种生产要素存在着相互替代的可能性。比如,制作金表链要有工人和金子两种要素, 鉴于国际市场上金价日益昂贵,生产金链表就应该多用劳动力,而少用块金。过去生产金表链时对金残料和粉未未加充分利用,现在则要多花些劳动力把金残料利用起来,做到少用块金而生产同样多的金表链,从而取得更高的生产效率。再如,照像胶卷的生产。1960 年以前,因为银价便宜,许多公司在用机器冲洗大量胶卷时把许多硝酸银废液都弃掉了。70 年代以来,因银价上涨很快,美国的柯达公司遂投资了一套昂贵的复杂设备,从硝酸液中回收银未,再继续用于生产。这是一个多用资本和昂贵的设备来取代稀少资源的例子。还有些例子是用机器设备来取代劳动力,提高生产的效率。生产要素相互替代的例子比比皆是。但并不是任何一种替代都是高效率的。比如,我国有家工厂安装了一条很先进的数控生产线,它可节省 30 多个劳动力,但成本

要花 65 万元。这么大一笔投资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收回来。机器取代人力是技术上的一大进步,但是否在经济上有利可图,也即是否具有替代的效益, 还要进行经济分析。一个国家、一个企业在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情况下, 盲目追求技术上的进步,投下巨资购买昂贵的现代化机器设备,这可能是生产安排不合理造成的一种浪费。相反,如果一个国家、一个企业资本和设备富足,而劳动力相对稀少、昂贵,那么用机器设备取代劳动力,则有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劳动力资源匾乏的日本,就正是这么做的。

生产中经济效益的另一来源是,规模经济。一般来说,产品产量的增长是要素投入增加的结果,增加一定组合的要素投入会使产品产量提高。但是, 现实中可能存在产量的增长大于,小于和等于投入增长的三种不同情形,投入翻一番,产量的增长可能大于、小于和等于翻一番。如果假定在一定时期内所有的投入都实现了产量(即不存在资源闲置),那么,投入和产量这种差额是怎么形成的呢?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规模的经济与不经济特性。

所谓规模经济性,就是指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而带来收益的增加比例大于要素投入的增加比例这样一种现象。这里,规模是一个“量”的概念,它可指单项设备的规模(如机器的生产能力、货车的运载量),也可指经济活动(如某产品或项目生产)的规模或者经济组织(如车间、分厂、企业等) 的规模。规模可以按一定的层次和范围加以综合。比如,由单项设备的规模可以构成车间、工厂的规模,多个工厂的规模可以构成公司企业的规模。再如,某时期若干生产相同产品的各工厂规模之和,可以反映出该产品的行业

规模,而行业规模可以进一步综合为国民经济规模。至于规模大小的衡量, 有要素投入量和产品(或服务)产出量两种不同的角度。因此,规模经济性也就相应地可以表现力: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制造出每单位产吊所需要的投入递减:或者星,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每增加一个配比单位的投入所形成的产出递增。此两种情况都说明,该生产过程具有产出的增加比例大于投入的增加比例的“规模经济性”。

现实中经常出现,一个大工厂可能比两个小工厂更有效率。尽管两个小工厂的总和投入规模和这个大工厂一样,但由于大工厂能使用两个小工厂不能使用的技术,以及采用节省资本和劳动投入的管理措施,结果大工厂的产量大于两个小工厂的总和产量,产生了人们常说的 1 十 1>2 的效果。这种效果除了因为投入的推动外,还有一部分就是由于规模经济的贡献。规模经济性因此也称为“大规模生产的经济性”,或者规模效益(收益)递增。

生产中的规模有企业规模与行业规模之分。企业通过大规模生产所建立的技术、管理、营销、财务及风险承担等方式而取得的追加产量增大的好处, 被称作“内部经济性”。它产生于企业内部的分工与专业化。关于此,亚当·斯密曾以制针厂为例作了形象描述:由于进行了劳动分工,一个人负责抽铁线, 另一人拉直铁线,第三人切割,第四人磨锋,第五人钻鼻,以这种方式工作, 十个人每天可成针 48000 枚;而由一人单独完成全部作业,每人每天最多只

能生产 20 枚针,说不定有些人一天连一枚针也制造不出来。专业化分工促进了专门人才及专门设备的形成与使用。而专门人才及专用设备在规模大小的情况下不可能获得充分的利用,所以扩大生产规模的结果就带来了生产效率的提高。相比之下,规模不足就是一种规模不经济。例如,用 2 吨的载重车

装 1 吨的货物显然就是不经济的,用 2 吨的热处理设备来处理经常性批量为

  1. 吨的产品也是不经济的。

但生产规模也不是越大越好。当规模大到一定程度以后,产量的增加就会少于投入的增加,也即单位投入的平均效率下降。

这种现象是另一种规模不经济。那么,究竟生产规模应该多大,才具有最好的经济性?这取决于企业的生产技术特点。钢铁企业的高炉、转炉所要求的经济规模,自然比面包厂的烘烤炉对经济规模的要求大好几十倍、上百倍。这就是为什么钢铁业适合集中化生产而面包厂可以搞分散化生产的主要原因。

再从行业角度来看,行业规模的扩大可以克服单个企业所受到的技术、管理、营销、财务及风险承担等方面的限制,使得原先仅仅依靠单个企业力量无法再专业化分工的工作得到进一步的分工与专业化,从而提高生产经营的效益。这种源自于整个行业的分工与专业化的规模经济效益,通称为“外部经济性”。外部经济性的存在,要求我国传统的“大而全”、“小而全” 企业,逐步调整其内部活动的领域和范围,以推动整个行业和社会专业化分工协作体系的建立。举个例子来说,在机械制造行业,如果各个企业不论规模大小,一律设立自己的铸造车间,那么势必造成铸造设备和人才的重复配置和使用上的浪费。假如集中由一个专业铸造厂为各中小型机械厂提供铸造业务的外包、协作,那么不但可以提高铸造作业本身的生产效率,也有利于各机械厂专心致志于其主体作业的开展。日本的汽车、造船、机床、家电等产业在二次世界大战后获得飞速的发展,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采用了社会化分工协作的生产组织形式,使大企业通过选择优秀的“外包”企业为自己制

造所需的零部件,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市场竞争能力。

一个行业的规模越大,越有利于开展社会化的专业分工和协作。但行业规模不可能无条件地不断扩大。限制行业规模取得经济效益的因素主要有两类:一是由于资源稀缺性方面的约束,使得整个行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受到限制,其典型的例子就是黄金生产;另一原因是有效需求不足,导致行业生产规模不能随意扩大。本世纪初,美国石油公司免费给旧中国农村赠送煤油灯, 为的就是通过扩大“洋油”销路而定上规模化生产道路。杜邦公司曾在开发出尼龙技术后非常慷慨地予以转让,这并不是一种无私的行为,而是为了推动尼龙市场的发展。我国 80 年代中期在河南洛阳附近先后建立起来的两家火腿肠生产厂——“春都”与“双汇”的白热化竞争,表面上看似乎要两败俱伤,但却奇迹般地推动了火腿肠市场需求的迅速扩大,使两家企业都从中受益匪浅。可见,旺盛的有效市场需求和充足的资源供应,是行业规模达到经济规模水平的重要决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