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经济活动的墓本规律一、稀缺性规律

稀缺往是一个普遍的规律。一方面,用来满足人类需要的资源是有限的

(此谓为绝对稀缺);另一方面,人类的欲望又表现出无限性倾向。正是这种有限性与无限性的矛盾(此表现为相对稀缺),使得人们不得不对各种已有资源作出最优的选择,配置,以及最节省的利用。耗费。

首先从劳动者和资本所有者的角度来看。对单个人而言,每天只有 24

个小时,每年只有 365 天,时间总量是既定的,不可能增加。用于睡觉休息、买菜做饭,听音乐看书的时间多了,打工挣钱和做生意的时间自然就减少。因此,每个人都必须对闲暇和工作做出合理安排。在有限的时间资源下,你为了能用尽可能少的劳动支出获取尽可能多的劳动收入,就必须对工作职业作出慎重的选择。对资本所有者而言,如何作出利润最大化的选择,也是其投资行为的主题。一个老板在得到一笔钱后,他首先要考虑的是把钱投到哪里更有利,是到海南买房地产,还是在上海浦东或北京开办一家彩电生产厂, 或者干脆把钱存到银行里生息或用于购买证券。在理性经济人的世界里,鱼与熊掌是不可兼得的。你选择了一个机会,就必须以放弃另一个机会作为代价。这就是后面即将谈到的所谓“机会成本”问题。

其次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对单个家庭而言,收入是有限、稀缺的。一家三口人,夫妻俩月收入 3000 元,除了吃穿、买家用电器,用于孩子的教育和逛公园的开支外,还要存钱买房子。小汽车等。如果收入是既定的,家庭购买什么,购买多少,怎样消费,天天都要作出选择。每一个消费者实际上每天都在运用经济学原理作消费选择。经济学告诉我们,选择是有代价的。钱柜里有 100 块钱,是给夫人买一条裙子?还是给孩子买一个袖珍计算器?

或是全家三口去全聚德美美地吃一顿烤鸭呢?如果三项消费的价格各为 100 元,那么选择一项,就不能选择另外两项中的任意一项。换句话说,选择裙子需要以放弃计算器和烤鸭为代价。在经济人的世界里,永远没有免费的午餐。你要想得到一个东西,就必须以放弃另一个东西为代价,这就是机会代价或机会成本。

最后再从生产者的角度来看。由于稀缺性的客观存在,企业管理者们和经济学家才有必要研究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在生产资源

(如资金、劳动力、机器设备、原材料、技术知识和信息等)数量一定的情况下,要多生产 B 产品,就必然要减少 A 产品的生产;反之,要多生产 A 产品,就必然要减产日产品。对于不同的产品组合,企业应该作出取舍。

总之,在现实世界中,任何人、任何机构都必须在一系列选择中作出取舍。而各种选择之间又往往是互相排斥的。一旦选择了这种东西,就会排斥选择另外东西的可能性;一旦选择做某一件事,就必须放弃做另外的事,由此造成的收益机会的丧失就在元形中构成了一种代价。经济学把这种放弃了的可供选择的东西的代价叫做机会代价,或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的存在是一个客观的现实,它是资源稀缺性的一个必然结果, 因此,个体或企业在作出经济决策时,所考虑的成本概念就伍该是包括了会计成本(即实际支出发生的成不)和机会成本(亦称相对成本)在内的完整的“经济成本”概念。现举例说明如下:

假设某饭店投入 50 万元资金,利用多余的房屋和优化下岗的冗余人员开

设了一个方便旅客购物的商品部。预计该商品部月营业收入为 300 万元,月

营业成本为 210 万元,因此其每月的会计利润将达到 15 万元。但实际上,其经济利润远低于这个数字。从企业经济决策的角度来看,该饭店如果不开设商品部,而是将多余的房屋出租,月租金收入会有 5 万元;利用多余人员增

加服务项目,预计每月可获得 3 万元收入;而将 50 万元的货币资金存入银行,

每月也可得 0.5 万元利息收入。扣除这些累计的机会成本 8.5 万元,该饭店

开设商品部的经济利润则为 6.5 万元。这个例子说明,只要决策时内含的机会成本不为零,企业的经济成本大于会计成本,经济利润就一定小于会计利润,引进机会成本概念考察经济决策时的利润所得,有助于企业更准确地把握资源使用的经济效益。

机会成本概念无论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还是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 都是处处存在的。张三昨晚去看了一场电影,票价 15 元,加上其他零花,共

耗去 20 元。张三看电影的成本是否就这 20 元钱呢?如果是他的一个朋友请看电影,并负责一切花销,张三是否就没有任何成本了呢?从直接的会计成本角度看,这种认识是对的。但如果正在张三昨晚看电影时,股市发生了暴跌,张三手中持有的股票因没有及时抛出,造成了巨额损失,这是否应看作是张三看这场电影的机会成本?诸如此类的问题,可以说屡见不鲜。无论职业选择,消费选择还是生产选择,只要有取舍,有决策,就必须考虑机会成本的存在。

资源稀缺性和机会成本的存在,使得企业生产过程会出现成本递增规律和收益递减规律。在介绍这两个规律前,我们先来温习和了解一下各种总值、平均值和边际值概念及其相互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