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技术局部战争战役后勤指挥面临的挑战

恩格斯指出,技术决定战术。高技术与局部战争的结合,不但改变了战役指导理论、战役样式、战役战法,也改变了战役后勤保障理论、保障内容和保障方法。受敌高技术作战手段、我军战役战法和后勤自身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战役后勤保障呈现出高强度、高难度、高消耗等特点,对传统的战役后勤指挥提出了全面挑战,尤其是指挥环境、指挥效率、指挥模式等,均面临新难题和新考验。

(一)战役发起突然,保障的应急性突出,战役后勤指挥时效成为制约保障效率的“瓶颈”

未来在我国边境地区可能爆发的局部战争,战役发起突然,敌我双方将协调运用战斗力所有要素,在决定性的地点和时间,集中精锐展开较量,力求速战速决,战役后勤保障节奏加快,强度增大,可供指挥利用的时间极为有限,工作量大与时间紧的矛盾突出,后勤活动滞后与作战需求急迫的矛盾加剧。在几乎没有临战准备时间的情况下,正确分析判断情况,果断定下保障决心;搞好军兵种及军地之间协同;完成应急保障力量的抽组和投送;后勤活动呈现出显著的应急性和时效性特点。在时间高度浓缩的情况下,战役后勤由于受现行指挥体制的影响,受单一通信手段和以手工作业为主的指挥方式的制约,极可能陷入被动局面。提高指挥效率,已成为高技术局部战争战役后勤保障的关键,必须革故鼎新,寻找科学途径。

(二)战场环境恶劣,后勤力量生存能力脆弱,战役后勤防卫指挥面临新选择

在敌人侦察网全时空覆盖下,战役后勤重要目标极易被敌发现和攻击,

“藏不胜藏”的被动局面日益加剧。敌人多种毁伤手段综合运用,我战役后勤将受到全方位威胁,不仅可能遭到超视距精确制导武器的硬杀伤,而且会遭到电子战武器、新概念武器的软杀伤;反空袭、反空击、抗遮断、抗摧毁的斗争将贯穿战役后勤保障的全过程,可以说,高技术战场没有一块安全的绿洲。被发现就有可能被摧毁。战役后勤力量。特别是后勤指挥机构的生存难度增大。

与此相衡,我战役后勤防卫能力和生存能力与战场环境极不适应。由于后勤职级所限,缺乏把战役后方党政军民组织起来,合力遂行防卫作战任务的权威;由于自身防卫力量少,缺乏独立担当战役后勤防卫任务的能力;由于物质条件不足,缺乏隐蔽伪装和防护的过硬手段与技术。在敌高技术兵器软、硬两手全时空威胁下,我战役后勤的“三缺乏”进一步加剧了隐蔽难、防护难、防卫难,后勤生存基础发生动摇。战役后勤指挥必须以新思维,选择新的策略。

(三)部队机动作战频繁,保障活动在动中进行,传统的战役后勤指挥模式受到冲击

高技术局部战争战役,已由“平面对抗”转向“立体斯杀”,战役行动将在“海陆空天电”五维空间展开。我军将在广阔战场频繁机动作战。与此相适应,保障空间也日趋向高空、远海、水(地)下和电磁领域扩展,向战略后方和战术后方双向延伸。战役后勤力量分散在战场全纵深、全方位执行任务,不仅机动范围广、距离远,而且机动速度快,转移次数多;战役后勤能否在机动中高效指挥已成为关注的焦点。

面对高技术局部战争的挑战,传统的战役后勤指挥模式已不完全适应机动作战保障的需要。固定的指挥机构生存系数下降。保障力量分散,控制难度加大。单一军(兵)种指挥,不利于诸军(兵)种后勤协调一致的行动, 难以发挥整体合力,过分强调高度集中指挥,容易束缚下属的主动性、创造性,特别是在指挥中断、遭敌毁伤时,更容易导致全局瘫痪。在高技术局部战争中,如何在频繁机动的情况下使战役后勤指挥与保障同步、三军后勤整体协调,做到有效控制,全程驾驭,必须以大手笔改写指挥模式。

(四)多种作战样式并存,保障对象“多元”,保障关系复杂,战役后勤指挥体制遇到新考验

高技术局部战争战役,我在一个战区或一个战役方向,可能同时或交替组织实施山地、城市、登陆、空降作战,后勤必须同时或交替组织保障;高技术局部战争战役也必将是诸军(兵)种联合作战,兵力兵器超常编成,除辖区内的所属部(分)队外,还有跨区执行机动作战任务的部队和海、空军部队等。呈现出保障对象“多元”、协同单位“多头”的趋势。面对极为复杂的后勤保障关系和指挥关系,如何准确把握作战方式转换和衔接,把各种后勤力量迅速凝聚成一个有机整体,协调一致地运转,将有很多现实问题需要解决。目前,军(兵)种“自成体系,条块分割”的指挥体制是达成上述目标的直接障碍。在我军“联勤”体制尚处探索阶段,又缺乏快速高效协同手段的情况下,要做到统一指挥、整体协调,必须有新的举措。